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融合新媒体技术介入新入职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法,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2.将QQ、微信、视频等网络及现场媒体技术融入新入职护士培训及考核,协助新护士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为研究地点,于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8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90人)及对照组(90人),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临床操作技术培训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新媒体技术教学模式。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正式培训前运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及其同事共同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基本情况及自我效能调查,培训后对操作成绩进行打分,比较两组差异,同时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培训满意度问卷》进行测评,评价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以及培训满意度。在新护士入职6个月后运用《病人对护士操作满意度调查》及《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评定,分析两组对象的满意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运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定性资料的描述采用率或构成比。定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均数t检验。结果1、两组新入职护士在性别、年龄、籍贯、是否独生子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前,对照组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1±0.35),实验组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9±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均有提升,对照组为(2.67±0.24),实验组自我效能得分为(2.88±0.26),实验组得分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方面,对照组新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成绩优秀者有33名(36.7%),合格者有52名(57.8%),不合格有5名(5.6%);实验组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培训,考核成绩为优秀者有48名(53.3%),合格者有40名(36.0%),不合格2名(2.2%),实验组优秀率及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培训结束后,运用《培训满意度问卷》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6.86±5.74)分,对照组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1.25±6.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2,P<0.01)。5、干预后6个月,对研究对象所在科室病人及医生对研究对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实验组新护士满意率为96.45%,高于对照组95.05%。医生对实验组新护士的满意度为97.46%,高于对照组9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新媒体技术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后,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提升自我效能感及病人、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助于新护士尽快完成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