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肿瘤患者颈部淋巴结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转移性淋巴结的主要超声造影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行超声造影的89例肿瘤患者的颈部淋巴结(2例为双侧淋巴结造影,共91个淋巴结)超声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以粗针穿刺(core needle biopsy,CNB)病理学结果或者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至少6个月的超声随访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对良性淋巴结组与转移性淋巴结组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定性指标包括:增强模式、整体增强强度、灌注是否均匀、是否存在充盈缺损。定量指标包括: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time to peak)、曲线斜率 Sharpness、曲线下面积 AUC(area under curve)、感兴趣区峰值分布的标准差StdDev(standard deviation,该指标反映感兴趣区内造影剂分布的非均匀程度)。结果:91个淋巴结中,4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43个为良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向心性的增强模式(P<0.001)、非均匀性灌注(P=0.001)和存在充盈缺损(P=0.001),敏感性分别为0.479、0.604、0.396,特异性分别为0.927、0.767、0.907,三个造影指标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15、0.643、0.693。而两组淋巴结整体增强强度、Peak、TTP、sharpness、AUC指标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量分析转移性淋巴结组具有更高的StdDe值(4.92±1.89vs 6.45±1.96,P<0.001),超声造影联合二维超声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二维超声或超声造影,敏感性分别为0.938、0.813、0.729,特异性分别为0.721、0.605、0.791,准确性分别为0.835、0.714、0.758。结论:超声造影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病灶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结合常规超声能够提高诊断能力。向心性、非均匀增强、充盈缺损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但向心性增强这一指标一致性欠佳。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