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始终处在国民经济命脉的地位,为工业、服务业等的发展提供着重要基础支撑。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就决定了农村金融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为“三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是农村金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而言,其体系存在很多缺陷,其发展也很难有效的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本文在我国“三农”发展现状及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背景下,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为基础,从内蒙古农业银行支持农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重点是从农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内蒙古农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其支持“三农三牧”、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农牧业生产资料建设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来得出了在过去10年里,虽然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总值的增加与内蒙古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并不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才促进内蒙古农业银行涉农贷款增长的,内蒙古农业银行涉农贷款的发展是由于独立于农牧业之外的外部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等影响的结果。相反,内蒙古农业银行涉农贷款的增加是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总值及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得出的结论及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及内蒙古农业银行发展现状,提出了内蒙古农业银行支持农牧业发展面临的六个问题:涉农贷款有效供给不足,在农村牧区的营业网点覆盖率偏低;业务管理效率不高,不能适应“三农”金融业务的特点;农村金融产品缺乏,标准化产品又不能满足“三农”金融需求;服务“三农”的意识比较浅薄;担保难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信贷供给动力不足;不良贷款可承受能力有限,风险防范压力大等。最后一部分根据内蒙古农业银行在支持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支持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不断追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的意识;为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积极开发符合“三农”需求的新产品;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健全信贷管理体系,增强信贷政策制度的操作性和适应性;不断完善支农的风险控制体系;找准支农服务的着力点,正确解读、贯彻国家的支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