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定位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标记技术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它是一种以遗传物质DNA为基础的新型的遗传标记体系,目前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各个研究领域,如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和基因克隆、重要农艺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以及物种亲缘关系及进化研究等。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如SSR,STS,EST-SSR等)开展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分子标记筛选和定位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一种新的开发STS分子标记的技术。1.与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Pm6紧密连锁的STS标记的开发来自提莫菲维小麦的抗白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不同穗型的1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稻的不定根数、根干物重、鲜根体积等进行测定,分析根部性状与产量及其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时期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不定根数、根干物重和鲜根体积存在明显差别,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和弯穗型品种均在乳熟期达到最大,然后下降;在同一时期,半直立穗型品种大于弯穗型和直立穗型品种。2.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鲜根体积和根干物重在土壤不同层次的分布上
本论文将利用来自亚洲棉渐渗的纤维强度突出的陆地棉优质新品系(0-153和0-212)与陆地棉转基因抗虫新品系(9708和6177)为亲本,构建9708×0-153和6177×0-212的F_2及F_(2:3)分离群体,通过分子标记筛选表现稳定的主效QTL,从而为研究纤维品质性状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提高我国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水平,满足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要
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队伍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株高作为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水稻的丰产潜力和抗倒性能。了解水稻株高的遗传规律并对其进行有效选择是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前人对杂交水稻株高的遗传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最终株高的分析上,得出的结论也随供试材料、环境条件等的不同出现差异。杂种优势利用作为水稻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传统的亲本选配方法人力、物力消耗大,周期长,效率低,易受环境的影响,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