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X-Ray衍射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主要研究了半连续铸造Mg-10Gd-4.8Y-0.6Zr合金在500℃、470℃和430℃三个温度下两向锻造对其显微组织和抗拉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锻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合金在500℃两向锻造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制主要是动态再结晶机制。在累积应变较小的情况下,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占据主导地位;在累积应变较大时,连续动态再结晶占据主导地位。在470℃两向锻造时与500℃相似,动态再结晶是主要晶粒细化机制。合金在430℃锻造时,前4道次变形主要以孪生为主,随着道次增加,数量不断增加的孪晶相互交割使合金组织得到细化,4道次之后中间退火过程中的静态再结晶对合金的组织细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合金在不同温度下锻造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分解。500℃时动态分解相集中分布在局部区域,分解相颗粒尺寸较大。动态分解相的尺寸随着锻造温度降低而减小,分布也更加弥散均匀。在同一温度下锻造时,随着锻造道次的增加,分解相的数量不断增加。3、合金在500℃锻造时,抗拉力学性能随着变形道次增加而不断增加,锻造6道次时合金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36MPa、256MPa和21.0%,锻造超过6道次之后再结晶晶粒在中间退火过程中长大,使得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中低温(470、430℃)锻造时,合金的强度随着锻造道次增加而增加。伸长率受到动态分解相的影响较大,数量不断增加的分解相降低了合金的伸长率。4、对于6道次锻造试样,合金强度随着锻造温度降低而提高,但伸长率随着锻造温度降低而下降。430℃锻造6道次具有最高的强度,抗拉、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66MPa、295MPa和10.2%。470、430℃锻造后合金中存在大量的动态分解相降低了时效强化效果,500℃锻造6道次经T5处理后抗拉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79MPa、425MPa和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