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向锻造对Mg-10Gd-4.8Y-0.6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X-Ray衍射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主要研究了半连续铸造Mg-10Gd-4.8Y-0.6Zr合金在500℃、470℃和430℃三个温度下两向锻造对其显微组织和抗拉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锻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合金在500℃两向锻造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制主要是动态再结晶机制。在累积应变较小的情况下,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占据主导地位;在累积应变较大时,连续动态再结晶占据主导地位。在470℃两向锻造时与500℃相似,动态再结晶是主要晶粒细化机制。合金在430℃锻造时,前4道次变形主要以孪生为主,随着道次增加,数量不断增加的孪晶相互交割使合金组织得到细化,4道次之后中间退火过程中的静态再结晶对合金的组织细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合金在不同温度下锻造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分解。500℃时动态分解相集中分布在局部区域,分解相颗粒尺寸较大。动态分解相的尺寸随着锻造温度降低而减小,分布也更加弥散均匀。在同一温度下锻造时,随着锻造道次的增加,分解相的数量不断增加。3、合金在500℃锻造时,抗拉力学性能随着变形道次增加而不断增加,锻造6道次时合金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36MPa、256MPa和21.0%,锻造超过6道次之后再结晶晶粒在中间退火过程中长大,使得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中低温(470、430℃)锻造时,合金的强度随着锻造道次增加而增加。伸长率受到动态分解相的影响较大,数量不断增加的分解相降低了合金的伸长率。4、对于6道次锻造试样,合金强度随着锻造温度降低而提高,但伸长率随着锻造温度降低而下降。430℃锻造6道次具有最高的强度,抗拉、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66MPa、295MPa和10.2%。470、430℃锻造后合金中存在大量的动态分解相降低了时效强化效果,500℃锻造6道次经T5处理后抗拉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79MPa、425MPa和4.1%。
其他文献
由于航天、航空、舰船制造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新材料的需求与应用越来越多,但有些材料因其自身特性造成其可切削加工性很差。钛合金TC4就是典型难加工材料之一,主要表现为切削
从社会认知形成过程以及日常人际互动的角度分析外来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探讨制度、文化以及日常体验在人们认知周遭世界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在中国现有的制度
目的:通过比较温针灸“颈三针”和电针法,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温针灸“颈三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温针灸“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哈萨克族英雄叙事长诗《阿布赉》是哈萨克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哈萨克民族在15-18世纪的草原文化缩影。它作为哈萨克本民族发展时期第一部民间口头英雄叙事长诗,具有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俗称液体橡胶,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对精密模塑制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分子材料成型收缩的研究越
自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进入临床,大量的抗生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为人们预防、控制以及治疗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尤其是不合理的
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200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创作了十部剧本,分别对应二十世纪的每个十年,组成了黑人历史系列剧,将美国黑人近四
腐竹是我国著名的民族特色食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本课题选取20个大豆品种,通过测定大豆理化指标及其制成腐竹的品质指标,采用典型性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
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因素有人口快速增长、法制化力度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等。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夯实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推动经济稳中求进。提出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对策,如设
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