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共进行了两次堆肥试验,分别于2003年8月10日在山西省太原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和12月28日在中国农业大学进行堆制。论文设计了接种和不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两种处理,以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两部分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否可以缩短堆肥时间,提高堆肥效率。第一部分以温度、水分、pH值、C/N为主要研究技术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判断污泥堆肥进程的快慢,以及堆肥是否达到腐熟。第二部分主要从生物指标的角度进行研究,根据微生物数量随堆肥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堆肥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种群演替规律并判断出堆肥过程中的优势种群,同时根据大肠杆菌数量和雪里蕻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规律,分析污泥高温好氧堆肥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率以及最后堆肥产品对植物是否具有毒性。 研究结果表明: 1.接种与不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同时进入高温期,但是前者高温期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2.以C/N为腐熟指标,实际条件下堆肥试验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提前3d达到腐熟。 3.物料中自带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大。细菌数量最大,约为10~8个/克干重,真菌数量次之,约为10~4个/克干重,放线菌相对较少。 4.无论是发酵前、发酵后或发酵过程中,细菌的数量总是最大;发酵后真菌和放线菌相对较少。 5.发酵过程中,细菌是优势种群,对发酵升温具有重大作用。 6.保证堆肥顺利进行的条件下,强制通风好氧堆肥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可达100%。 7.室内模拟堆肥试验结束时,堆肥产品未达到腐熟,对植物生长仍具有一定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