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梁结构的动力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g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弦梁结构是通过撑杆连接抗弯、受压构件和抗拉构件,充分发挥拱型的结构受力优势和索材的高抗拉强度的一种结构形式.以往的研究对张弦梁结构的找形分析、预应力施加全过程分析、荷载状态下的静力分析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工作,但对该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却不多.该文在以往静力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单向张弦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地震作用下受力性能作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新型的双向张弦梁结构的静、动力特性.该文分别研究了单、双向张弦梁结构在荷载状态下的受力特性,计算了在施加索预应力及荷载后两种结构的内力分布以及位移情况,阐述了双向张弦梁结构具有更好的空间传力的特性.同时对比了非线性对该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上弦拱截面、索预应力和矢高等参数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求深入了解结构的静力特性.该文通过对单、双向张弦梁结构自振特性的研究,给出了两种结构各自前20阶自振频率以及对应振型.单向张弦梁自振主要以水平纵向以及水平纵向与竖向的耦联震动为主,双向张弦梁的自振则主要为竖向震动.分别对二者讨论了矢高、上弦拱截面、索预应力和外加质量四种参数的影响,并作了比较.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研究了双向张弦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分析了双向结构的动内力和动静比分布情况,探讨了振型组合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对上弦截面、附加质量以及索预应力变化对结构的动内力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计算了单向张弦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将其与双向结构地震响应作了对比.论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大量算例分析所作出的结论,对工程设计及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以上简称鉴定标准)规定的设防目标为“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建筑,当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
本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是广东省交通厅科研基金项目《高强混凝土在超薄梁桥中的应用研究》的延续。本文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这一新型组合结构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连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跨、高层及复杂工程结构的建设,使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风险增大。因此,建立完善的监控和维护机制,诊断结构的破损状态,进行可靠性鉴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
作为铁道建筑主体构筑物的路基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能经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结构性破坏和过量的沉降变形,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和水稳定
鉴于基础隔震技术已经在结构试验以及地震作用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基础隔震技术逐渐成为工程结构抗震的有效途径。水平向减震系数作为基础隔震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指标
钢管混凝土连拱桥施工过程复杂,施工中结构的体系一直不断变化,桥梁结构的内力也跟着不断变化。为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合理成桥状态,对其施工控制的研究具有重
本文借鉴已建成的成都新世纪国家会展中心展馆工程,构思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钢-混凝土协同式新型张弦桁架结构,新的结构体系是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大跨度下弦管内预应力
水泥土是一种廉价的地方性建筑材料,它的突出优点在于经济实用,此外,它还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能改善土性、强度可调、可塑性好、能够立即成型等优点。因此水泥土在国内外应用
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急剧上升以及地上可开发空间不断减少,以地铁为代表的地下结构的规划和建造方兴未艾。国内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主要集中于S波作用下的反应位移法,有关
随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构筑物与泥岩直接发生作用。由于人们对泥岩的性质缺乏足够认识,而且对如何处理这种特殊的岩体,没有合适的规范可以参考,使得工程项目在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