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群众史观观点不同于以往的英雄决定论,它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承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指导,探讨当前乡镇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符合我们党依靠人民、团结群众的优良作风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更加具有导向性和指引性,同时也为我们研究乡镇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全新的视角。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的政治论断,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广大乡镇党员干部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也为其施展拳脚、服务人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崇高的使命需要有力的担当,这就对我国广大乡镇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广大乡镇党员干部在发展经济、改革创新、带领群众、化解矛盾、依法办事这五种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上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时间。基于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乡镇党员干部在五种能力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乡镇党员干部加强教育与引导,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其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五种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笔者立足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围绕马克思群众史观视域下新时代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研究内容,对当前我国乡镇党员干部能力建设的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再结合习总书记对乡镇党员干部能力建设的五个要求对当前我国乡镇党员干部的五种能力建设问题展开论述,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当前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状况,探讨相关问题及其原因,并寻找对应之策,以期帮助广大乡镇党员干部认清自身的不足,找到相应的改进之法,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分别进行分析阐述,通过这一部分理清行文的框架和结构。第二部分,阐述与理清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阐述现阶段加强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以广安市坪滩镇为切入点,对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既分析成就又突出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重点分析。第五部分,针对问题,提出提升我国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的路径思考与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对群众史观视域下乡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建设研究进行概括,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