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it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引导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于2008年开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转移支付的试点,2011年和2012年进行了调整和改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重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是转移支付的双重目标,而目前研究比较偏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改善民生的影响,很少涉及生态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进行述评,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包括第三、四、五章,第三章首先梳理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政策,并对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保护效果进行描述,从而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介绍了考核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通过选取解释变量人均转移支付资金、被解释变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控制变量: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回归方程,以研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第五章,以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六个县为例,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资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人均转移支付资金与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增加人均转移支付资金是有利于提高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但是这种影响的程度比较弱。第三部分是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提出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包括确定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直接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进行生态建设的主体进行补偿、完善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
其他文献
C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工具,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
<正>口语交际成为了21世纪社会交际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其地位日显重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现代化对人们口语交际素养的基本需求。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出口退税思想的理论发展,从税收思想的演化、税收法理角度,以及国际贸易、进出口关系等方面研究了出口退税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出口退税的成本效益分析,探
当前,现代职业教育的规模正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近年来,高职院校面临的环境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入改革,教育部和财政部各种制度的
明确满足何种条件产生行政惯例是界定行政惯例及构建其适用规则的开端。行政惯例,对于提高行政效率,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约束行政主体的行为作用重大,其作为不成文法源的地
黄金作为国际重要战略储备资源,不仅能用于投资储备,同时在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金矿找矿勘查工作不断的发展。提高金矿找矿的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邬焜信息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根本性变革,是人类信息时代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其理论特征上看,又是科学性、时代性和普适性的高度统一,是
期刊
本文以2001~2008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被特别处理(ST)公司为样本,考察其控制权转移前后业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本公司业绩在控制权转移后并没有获得长期的提高。此外,新《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法律作为维护社会信任的主要力量在当代中国社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法律信任体系是维护社会秩序稳
一、对概念和范畴的思考边疆是一个有实体内容的范畴,也就是说,边疆可以与不同概念结合,形成新的逻辑范畴,如边疆政治、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限制了后面的概念,含义清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