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蛋白-1(Fibulin-1)在子宫内膜蜕膜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448681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与目的在蜕膜化过程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子宫的蜕膜螺旋动脉重铸对胚胎着床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蜕膜化异常可导致多种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反复流产和不孕等。蛋白质糖基化是蛋白质重要的翻译后加工和修饰方式,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胚胎发育、炎性发生和恶性肿瘤等。蛋白质岩藻糖基化是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一类,分为N-岩藻糖基化和O-岩藻糖基化。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O-岩藻糖基转移酶1(po FUT1)催化蛋白质发生O-岩藻糖基化修饰,参与生殖过程,包括子宫内膜蜕膜和滋养层细胞的植入等。腓骨蛋白-1(Fibulin-1)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在蜕膜组织中高表达。Fibulin-1缺失可导致小鼠胚胎神经嵴细胞迁移异常及存活率降低等不良结局。研究发现,Fibulin-1分子上有潜在的O-岩藻糖基化位点,但其O-岩藻糖基化修饰对Fibulin-1功能的影响及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化和子宫新生血管网络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po FUT1调控Fibulin-1上O-岩藻糖对蜕膜及蜕膜血管形成的作用和机制,为阐明子宫蜕膜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二、方法1.体外诱导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uma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h ESCs)蜕膜化,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蜕膜前后po FUT1及Fibulin-1的表达变化,利用免疫共沉淀检测蜕膜前后Fibulin-1上O-岩藻糖的表达变化。2.上调或下调hESCs细胞中poFUT1的表达,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检测Fibulin-1上O-岩藻糖的变化。3.上调或下调Fibulin-1上O-岩藻糖,Western blot,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Fibulin-1的分泌。4.利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上调或下调Fibulin-1上O-岩藻糖对蜕膜及蜕膜血管形成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5.上调或下调Fibulin-1上O-岩藻糖,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3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分析Fibulin-1上O-岩藻糖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对蜕膜及蜕膜血管形成的影响。6.组织免疫荧光检测正常未孕(增生期/分泌期)、正常早孕以及流产子宫内膜组织中Fibulin-1和po FUT1的表达。7.小鼠体内实验,孕D1.5小鼠宫角注射Fibulin-1 c DNA,未注射侧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体内验证Fibulin-1对子宫内膜蜕膜及蜕膜血管形成的影响。三、结果1.联用MPA和dbcAMP后,蜕膜标志物(PRL,IGFBP1)显著增多,po FUT1,Fibulin-1及Fibulin-1上O-岩藻糖的表达增加。2.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转染po FUT1 sh RNA下调Fibulin-1上的O-岩藻糖,转染poFUT1 cDNA上调其表达,转染po FUT1 mutant c DNA对Fibulin-1上的O-岩藻糖无明显影响。3.Western blot,ELISA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po FUT1 sh RNA减少Fibulin-1的分泌,转染po FUT1 c DNA增加其分泌,转染po FUT1 mutant c DNA无明显变化。4.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po FUT1 sh RNA减少PRL,IGFBP1,CD31,VE-Cadherin的表达,转染po FUT1 c DNA增加PRL,IGFBP1,CD31,VE-Cadherin的表达。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o FUT1 sh RNA抑制细胞迁移能力,转染po FUT1 c DNA促进细胞迁移能力。5.上调Fibulin-1分子上的O-岩藻糖修饰促进Fibulin-1与潜伏状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laten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LTBP1)结合,激活TGF-β/Smad3信号通路,并促进PRL,IGFBP1,CD31,VE-Cadherin表达。下调Fibulin-1上O-岩藻糖后结果相反。6.收集人增生期、分泌期、早孕期及流产子宫内膜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增生、分泌及早孕期,po FUT1与Fibulin-1的表达依次递增,而在流产子宫内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都降低。7.孕D1.5小鼠宫角注射Fibulin-1 c DNA后,胚胎着床率增加(D8)。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小鼠在注射Fibulin-1 c DNA后,激活TGF-β/Smad3信号通路促进了蜕膜与蜕膜血管形成。四、结论1.上调Fibulin-1分子上的O-岩藻糖修饰,激活TGF-β/Smad3信号通路促进h ESCs蜕膜及蜕膜血管形成。2.在人子宫内膜组织中,po FUT1及Fibulin-1的表达减少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3.在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Fibulin-1高表达可促进子宫内膜蜕膜。
其他文献
在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下,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速度将全面加快,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只有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才能促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促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成为了有关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山东省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展情况更应受到重视。本研究选取山东省临沂市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农户满意度以及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旨在
学位
如何处置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所带不走的承包地,是解决“住得稳、能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环境难民理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土地政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定量分析法对贺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承包地处置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贺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移民干部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到当地政府给搬迁农户的农田发了农村土地承
学位
为了了解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解磷菌的解磷机理,丰富对碱性磷酸酶(ALP)和pho D编码基因的功能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研究环境因子对土壤中解磷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对照,添加生物炭,添加堆肥和同时添加生物炭和堆肥进行分组进行了室内盆栽实验,并在0-80天进行了采样,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对0-20cm的土样的磷进行分级处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LP活性。运用
学位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号称“白色瘟疫”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高的传染率和致死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人类结核病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随着耐多药结核病(MDR)、广泛耐药结核病(XDR)、完全耐药结核病(TDR)以及艾滋病/结核病(HIV/TB)联合感染等情况的频繁发生,使结核病的全球治愈率严重下降,结核病防控
学位
砷(As)及其化合物As(Ⅴ)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研究以实际问题出发,致力于开发廉价高效的除砷材料,因此选取了廉价易得的莲蓬、烟草秸秆及生蚝壳、扇贝壳作为实验材料,以秸秆为模板,在800℃的温度下从贝壳中获取钙,将其负载在生物炭上。为了研究负载钙的生物炭对水溶液中As(Ⅴ)的吸附性能,设置了溶液p H、吸附时间、As(Ⅴ)的初始浓度以及共存离子和有机质对复合材料影响的实验,并通过傅里叶
学位
一、背景胚胎植入是哺乳动物妊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游离胚泡的定置、黏附和侵入。胚胎植入成功需要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正常的胚胎;二是具有接受能力的子宫内膜。子宫仅在一个被称之为“着床窗口”的时期内才允许胚胎着床,此时子宫内膜处于接受状态。人类的“着床窗口”是指月经周期的第21-24天,小鼠的“着床窗口”是指怀孕的第四天。多种因素参与子宫内膜接受态的建立,如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
学位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为39%。其中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预后最差,致死率最高[1]。临床诊断发现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症状时即为晚期并伴有腹腔扩散,主要症状包括不明的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盆腔或下腰痛,因此常常被误诊为肠道问题,这种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也是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2]。因此研究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早期诊断
学位
目的探讨急性小动脉闭塞型卒中(SAO)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程度、部位与入院72h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发SAO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收集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吸烟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
学位
由于矿山长期不合理的开采和粗放式管理等导致附近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镉(Cd)和铅(Pb)是比较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的污染治理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物理化学修复法、第二种是生物修复技术、第三种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而在这三种修复方法中,又以物理化学修复法中的钝化剂修复最为广泛,本次实验所采用的钝化剂为石灰类钝化剂。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地的污染造成玉米可食用部位中
学位
乳腺癌已经成为现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病死率在美国和西欧国家中最高。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6%~7%的患者初诊即为进展期乳腺癌,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现在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然而女性乳腺癌患者会因手术治疗存在创伤面大、复发率高等缺点而选择化疗,大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