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和盈利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形成的地方性股份制金融机构。主要由当地农民、工商户、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产物,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农村商业银行全面提高了自身服务水平,其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运营管理都有了大幅提升,可以说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本文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过度自信理论,以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探究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现象,以及过度自信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和盈利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信贷风险管理和盈利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为降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提高盈利水平提供有效建议。  第一章分别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回顾并归纳了国内外研究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和盈利的相关文献和学者观点。第二章从理论角度详细介绍了过度自信效应。第三章对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4年间的月度数据的风险水平、盈利能力以及过度自信程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第四章构建了实证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农村商业银行是否存在过度自信效应,以及其对农商行风险和盈利的影响。第五章为加强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和盈利管理的提供政策建议。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较高,盈利水平却低于上市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过度自信程度越高,风险水平也越高,该过度自信的效应体现在贷款增长和净息差两个方面,而且存在着7-9个月的滞后效应;而过度自信对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还并不能确定,当期净息差的对盈利水平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存在滞后期的过度自信解释变量显著程度不高,而且影响相互抵消,所以过度自信对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还无法确定。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标准强调在英语阅读中要抓住原著任务的特点,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等,并且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story map教学法就是教育者不断探索得到的成果,对于促进中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了解story map教学法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
鉴于当前我国非国有经济部门(民营、外资、合资企业)的劳资矛盾正在不断激化,本文以欧洲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从行会制度到集体谈判制度的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借鉴西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