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认知的基础。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我们每时每刻的思维和认知活动都离不开隐喻,它为我们提供理解自然世界的途径,使我们的经验概念化。隐喻使我们能够用具体的、熟悉的概念去理解抽象的、复杂的概念。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在情感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而爱情又是一切情感中最普遍、最神秘、最复杂、最抽象的情感。在人类各种情感体验中,爱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爱情并不是难以表达的,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概念内容,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爱情、歌颂爱情。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现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以“爱情隐喻"作为研究语料,通过对英汉文学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及《西厢记》中的“爱情”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着重探讨爱情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异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英汉语使用了许多相同的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爱”,这是因为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其次,英语和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这一结果说明:情感概念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英汉两民族在生活环境和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英汉爱情隐喻的不同。
本文通过大量的英汉对比,为现代隐喻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对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问题这一当前隐喻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跨文化视角。作者希望该文章对深入了解隐喻与文化,隐喻与思维的关系,以及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它可以使人们对爱情这个概念有更好更清楚的理解,有助于外语教学中出现的文化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