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S-InSAR技术对五道梁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监测与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冻圈作为五大圈层之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变化趋势将会对全球的环境、资源、能水循环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是位于低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区,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其退化趋势更加明显。利用In SAR技术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地面形变监测,不仅能够反映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且可以为多年冻土区的工程建设、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本文利用欧洲空间局Sentinel-1数据结合SBAS-In SAR技术,获取了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时间序列地面形变信息,结果与水准仪实测数据相吻合,相对误差为22.4%,均方根误差为4.3mm,表明In SAR技术可用于多年冻土区的形变监测。同时,结合五道梁长期的实时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对Sentinel-1数据获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信息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对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影响较大。植被发育越好,其覆盖度越高,失相干也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信息的精度。(2)多年冻土区不同地形地貌其形变量具有空间异质性。在高原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存在垂直向和南北向差异;在河流、热融湖塘等水体较多的多年冻土区,由于雷达信号失相干严重,会对其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能力造成影响。(3)降水与日冻融循环对Sentinel-1降轨数据获取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信息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持续性降水会影响雷达信号的传播,使得在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取多年冻土地面形变信息时,存在较大误差;而日冻融循环作用,会使得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在白天与夜晚产生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相对误差出现较大数值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土地作为一种基础性生产要素,在国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和满足公共需求,要求土地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精准化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
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城市产业布局呈现阶段性特征,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的城市,其产业布局更是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本文在前期调查分析和参与相关项目研究的基础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我国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由于耕地资源紧缺而导致的土地资源硬约束限制下,迫切要求转变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36.81×1012m3,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是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就我国目前煤层气发展形势来看,煤层气开发还是一个新兴
研究阜康绿洲景观格局,找出存在的不协调因素,达到绿洲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是实现干旱区绿洲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研究以新疆阜康绿洲为研究对象,将绿洲
绝对值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它比较抽象,所以一直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概念,首先要明确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和代数定义,其次通过练习各种题型巩固.   一、几何定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利用数轴强化绝对值的概念,不但可以使同学们从直观上理解绝对值的定义,而且能帮助大学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