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的护岸工程在新疆粉细砂河床上防洪效益不显著,每年汛期仍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护,已然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护岸要求。在井柱桩透水丁坝及水力插板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力插板透水丁坝这一新型护岸建筑物型式,并对其缓流促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为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护岸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对粉细砂河床护岸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以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床模型试验方法,结合流体力学、河流动力学、河道水力学等基本理论,对其缓流促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与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井柱桩透水丁坝缓流促淤效果对比试验,验证了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在粉细砂河床上护岸的优越性。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的透水孔型式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双列矩形孔为缓流促淤、造滩护岸效果较好的透水孔型式。在典型试验流量15.77 l/s条件下,对双列矩形孔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有效坝长、透水率、挑角、流量等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以缓流促淤、造滩护岸效果为评判依据,得出了合理的有效坝长为20~30 cm、合理的透水率为20%~40%及合理的挑角为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