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缓流促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的护岸工程在新疆粉细砂河床上防洪效益不显著,每年汛期仍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护,已然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护岸要求。在井柱桩透水丁坝及水力插板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力插板透水丁坝这一新型护岸建筑物型式,并对其缓流促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为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护岸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对粉细砂河床护岸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以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床模型试验方法,结合流体力学、河流动力学、河道水力学等基本理论,对其缓流促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与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井柱桩透水丁坝缓流促淤效果对比试验,验证了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在粉细砂河床上护岸的优越性。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的透水孔型式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双列矩形孔为缓流促淤、造滩护岸效果较好的透水孔型式。在典型试验流量15.77 l/s条件下,对双列矩形孔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有效坝长、透水率、挑角、流量等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以缓流促淤、造滩护岸效果为评判依据,得出了合理的有效坝长为20~30 cm、合理的透水率为20%~40%及合理的挑角为45°~75°。
其他文献
磷脂酰胆碱(PC)是真核生物细胞膜上的重要的组分之一,其主要的合成途径是CDP-胆碱通路。肝脏中除了CDP-胆碱通路外,还存在一条特有的PC生成通路,即磷脂酰乙醇胺(PE)甲基化通路。
比较大型的碾压混凝土坝的混凝土用量一般都超过百万方,施工工期非常长。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很难全面顾及施工中的各项因素,得到合适的施工组织方案。另外,碾压混凝土坝的
碾压混凝土拱坝有横向裂缝之后,其开裂宽度对拱坝的防渗、运行安全均有影响.该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279375)的一部分.通过对有横向裂缝的坝体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
酪氨酸酶(EC.1.14.18.1)是一种含铜的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体内,能将酪氨酸转化成多巴醌,进而形成黑色素;过量的黑色素形成能产生色素沉着性疾病以及能使果蔬褐变,因此,研究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设计合成了7种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并且研究了合成抑制剂对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机理。再以粗提的小鼠B16细胞的酪氨酸酶为研究对象,筛选该酶的抑制剂。以小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