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住宅的大量需求。随着房地产快速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用,居住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城市内居住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致使居住用地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失衡,居住区空间形态布局混乱,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包头市具有优越的区域位置,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性质发生了较大转变,土地政策、住房制度也进行了转变,房地产市场不断得到发展,空间的均质化现象也由空间异质性所代替。近些年包头市在人口增加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住宅建设用地仍在建设用地中占据较高比例,但包头市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并未达到用地规范标准。通过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用地协调程度属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形势较为严峻,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已经饱和但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分布不均衡,新区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不到位,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包头市现存的居住区之间建设时间跨度较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老旧居住区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生活的需求,新建居住区缺乏吸引力,导致入住率较低等。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本文根据包头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历程及特征并结合土地政策、住房政策等,运用历史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包头市现存各类型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从居住区内、外环境出发,通过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从发展时间角度梳理出包头市居住区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包头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具体改造与设计方法。文章重点研究居住区的形态发展以及适宜的规模与布局,提出适宜包头市的居住区合理尺度范围,从居住区内部的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组织、绿地及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区与外部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关系的探讨,分析包头市既有居住区,提出适宜包头市发展的居住区布局形态设计方法,以期为未来的包头市居住区建设与改造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