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生产要素集聚与扩展的过程,因此,城市本身具有集聚经济。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势必要克服空间障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集聚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前提。然而,在城市经济密度高度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相对短缺的背景下,“城市病”现象普遍存在,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发展受到阻滞。本文列举了世界范围内城市交通成功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即美国亚特兰大的交通引导城市以一种低密度,分散蔓延的方式发展,而东京在轨道交通的引导下发展成为具有多个副中心、高集聚经济水平的大都市,说明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如何作用于城市集聚经济,本文首先结合城市集聚经济形成的微观机制,阐释了城市本身具有集聚经济,并提出经济活动的相邻性是影响城市集聚经济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影响经济活动的相邻性,进而支撑了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说明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经济具有支撑作用。其次,本文结合城市交通枢纽对经济活动的吸引力,阐释了铁路枢纽、航空枢纽、港口枢纽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结合城市交通线路的通达性,阐释了凭借便捷的城市交通线路,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率增加,生产要素顺畅流通,说明了城市交通线路能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作为经验表述,本文在理论分析之后,阐述了东京、伦敦、纽约大都市区的城市集聚经济水平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城市经济高密度发展会导致城市拥挤,只有大容量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才能支撑各个大都市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行。本文最后选择西安市作为案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例证,首先用数据说明了西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对西安市集聚经济水平的支撑作用。其次,本文用单位平方公里产出表示西安市集聚经济水平,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西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城市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模型结果表明,西安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单位平方公里产出(LGDP)的影响系数是0.27,表明每增加一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拉动LGDP增长0.27元。模型进一步表明,在西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要比其他投资对LGDP的拉动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