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资本”对重庆市流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动人群也以每年11.7%的年增长率迅猛壮大。截止2014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突破至2.53亿人。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市流入人口从2004年的54.6万人,上升至2014年的146.28万人,平均年增速为10.36%。无论是重庆市,还是国家层面,都因为大量的人口流动,而开始关注如何合理地管理流动人口。政府和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关注,自然少不了学界对流动人口研究的支持。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在关注如何管理流动人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流动人口从最开始的关心工作就业等生存问题,到如今不仅关心生存问题,更关心工作质量、生活环境等发展问题的转变,学界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为了从作为国家动态监测数据重要组成部分的重庆市动态监测数据中探寻出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三类资本”要素,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社会融入相关研究文献,厘清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融入等相关理论沿革,并界定了社会资本等相关概念。其中,借鉴了经济学领域的物质资本概念,首次系统地对其作了社会学领域的概念界定。其次,从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深化户籍改革等五个方面梳理了重庆市流动人口的相关政策,结合动态监测数据,归纳出重庆市流动人口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聚集效应明显等四个流动态势。第三,整理与合并重庆市2010年至2015年的动态监测数据,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分析,揭示重庆市流入人口“三类资本”与社会融入的演变。此外,还通过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融入、物质资本与社会融入以及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入之间的交叉分析,揭露了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活动参与意识及行为等影响社会融入的“三类资本”要素。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社会资本都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有显著影响。“三类资本“水平越高,社会融入度越好。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和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工作技能以及再教育方面的投入,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优化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做到精准化管理等的建议。
其他文献
婚姻问题是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婚姻关系的缔结不仅是个体的生活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机制的运作,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分析
摘 要: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因为世界万物无时不在改变,导致数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改变,并且还会产生一些新型的、人们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但是小学数学却是人们奠定数学基础最重要的阶段,所以,为保证小学生能够使今后生活更加轻松、美好,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更加有趣的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因此,就小学数学所涉及相关知识的强化及其主要应对措施分析研究。  关键词
目前,全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整个学界对其展开了人量的研究,有从社会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角度进行的研究,而且更多还是从法学层面进行研究
传统冲突规则通过设置“单一连接点”的方式使某一法律关系落实到具体法域,遵循“合适法域的法律即为合适的法律”这一规则,法官对所采准据法的内容及适用结果往往采取中立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在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产权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对企业中统称为工人阶级的各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