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话语作为政治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处理问题,解决冲突,化解危机的有力武器,是政治话语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语言作为对外交际的重要载体,在达成外交意向和获得外交成功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语言世界观理论认为,在一个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中,存在着特定的政治话语言说范式。本文基于对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语言事实的描写,研究和借鉴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俄国语言学家Ю.С.斯捷潘诺夫的语用范式说,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理论,从语用学角度对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中语用范式和语用价值进行探讨。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话语分析法以及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发言人语用范式及其语用价值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总体来看,本文可概括为三大部分,即引言部分、主体部分、结语部分。引言部分(第一章)首先对选题依据进行了陈述,点明本文的研究价值。而后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最后,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前人研究不足,继而引出本文。主体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从形式范式、策略范式、非范式应答、语用价值五个方面对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语用范式及其语用价值进行探究。第二章是对发言人应答话语的形式范式进行探究。主要从应答中“我”的分化和应答中“他”的解析两个角度切入。对应答中“我”进行分化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作为句子主体的“我”和作为言语主体的“我”。作为句子主体的“我”主要有“我”、“我们”、“中方”、“我们”这四种范式。作为言语主体的“我”主要通过使用施为句和使用表述句得以实现;从应答中“他”的“解析”角度来看,主要分为指称他方的词汇和转述他方的表达这两条线路。第三章是对发言人应答话语的策略范式进行探究。在策略范式这一层面,本文从信息提供量和问答方式两个方面入手,对发言人的应答范式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得出直接告知、直接回避、间接告知、间接回避这四大类答问策略。在具体的答记者问过程中,策略选用情况也是不同的,一个策略可以针对多种内容和问式进行回答,一个回答中也可包含多种策略范式,因此策略的使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随具体问题的提出做出应对和调整。第四章是对发言人的非范式应答进行探究。在非范式应答这一层面,本文通过对语料的梳理,总结出非范式应答的五种情况,即回避类的“无标记忽略”、“真实类提问”、“答非所问”,以及告知类的“语码混用”和“引发式告知”。第五章是对发言人应答话语的语用价值进行探究。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语用价值主要从工具范畴和文化范畴这两个视角进行探讨。从工具范畴来看,显性的语用价值(交际方面)主要体现在捍卫国家利益和避免直接冲突两方面,隐性的语用价值(思维方面)主要体现在降低沟通成本和表达婉转含蓄两方面。从文化范畴看,显性的语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现实性和传播性两方面,隐性的语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构建身份认同和把控现场情感两方面,其中,构建身份认同又细分为与国际社会的身份构建、与提问记者的身份构建、与对立阵营的身份构建。把控情感方面,又细分为强化现场情感和隐藏现场情感两类。结语部分(第六章)总结文章观点,指出研究的局限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