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学前阶段。对学前阶段的幼儿实施创造力潜能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事半功倍,且对幼儿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正快速向教育领域拓展,由于机器人教育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机器人教育也逐步走向幼儿园。然而,机器人教育毕竟不是起源于学前教育,其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验证。本研究以机器人为载体,基于创造力及学前教育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幼儿创造力培养项目和课程经验,构建了机器人园本课程,探究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者从5—6岁的大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探究机器人园本课程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实验班参加了16个机器人园本教学活动,接受教学干预,对照班继续使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实验前后均使用《幼儿创造力调查问卷》进行测评。为提高测评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机器人园本课程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一是通过《幼儿创造能力观察评价表》评定幼儿在经过机器人乐高积木课程后创造力的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二是通过《幼儿创造力调查问卷》收集幼儿在接受机器人园本课程前后创造力的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三是在对实验与调查的定量分析之后,通过观察与访谈结合的形式进行个案分析,论证研究假设。课程对幼儿进行干预后,能够提高实验组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减少幼儿间水平差异,促使幼儿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专注力、坚持性、空间思维(构建机器人)、主动性、预测能力等,促使5-6岁幼儿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精密性等创造力特征的形成;机器人园本课程活动,对自主意识和自信不足的幼儿个体起到促进作用,吸引他们逐步探索、喜欢参与活动、并大胆想象、大胆表达,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