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非瓣膜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AF合并T2DM)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采用证素辨证和数据统计,探讨AF合并T2DM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为AF合并T2DM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患者,共177例,所选病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根据福建中医药大学证研究基地制定的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记录AF合并T2DM患者四诊信息,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探讨其分布规律;并对AF合并T2DM患者进行HbA1c及hs-CRP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AF合并T2DM的中医证素与HbA1c、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1、AF合并T2DM患者的病位证素共有9个,频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心、胆、肺、肝、肾、脾、筋骨、胃、大肠;病性证素有14个,频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痰、气虚、阴虚、湿、阳虚、血虚、血瘀、气滞、热、饮、寒、阳亢、气不固、动血。2、选取频率大于10%的病位证素积分统计,其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肺、胆、肾、脾;选取频率大于10%的病性证素积分统计,其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气虚、阳虚、阴虚、湿、血虚、血瘀。3、证素心、肺、肾、脾、痰、气虚、阳虚、阴虚、湿、血虚的积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4、证素心、肾、脾、痰、气虚、阳虚、阴虚、湿的积分与HbA1c(%)呈正相关(P<0.05)。5、根据房颤发作时间长短分为A组(永久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B组(持续性房颤组)、C组(阵发性房颤组),比较不同类型房颤的hs-CRP及HbA1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B组>C组。结论:1、AF合并T2DM的病位主要在心,肺、胆、脾、肾也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实性病性证素主要有痰、湿、血瘀;虚性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血虚。2、AF合并T2DM的病位、病性证素与hs-CRP、HbA1c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hs-CRP、HbA1c的水平与部分证素积分呈正比,二者水平的高低可能预示受累脏腑及病理因素的严重程度。3、通过不同类型房颤的hs-CRP、HbA1c水平比较,得出房颤时间长短可能对hs-CRP、HbA1c水平有一定影响。AF合并T2DM的hs-CRP、HbA1c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因而控制AF合并T2DM患者的HbA1c水平,可能可以降低hs-CRP浓度,从而减轻AF合并T2DM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