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主效作用下水稻产量性状QTL的检测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it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全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高产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发掘和利用水稻产量性状的基因一直深受重视。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群体,开展产量性状QTL的检测。   前期研究应用中156/谷梅2号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在第7染色体近着丝粒区间RM2-RM214上检测到1个同时控制抽穗期和多个产量性状的主效QTL簇。为了避免该主效QTL簇对微效QTL检测和效应发挥的掩盖,本研究从该群体中挑选出在上述区域呈谷梅2号基因型的株系G19和G153,配组构建了新的RIL群体,于2006年夏和2009年夏,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种植该群体257个株系及双亲,每株系种植6株,两个重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成熟时收取中间3株,考察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以两重复的均值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开展产量性状QTL定位。除了验证前期研究检测到的微效QTL外,还检测到了新的QTL,为微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打下基础。   主要结果如下: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水稻产量性状进行QTL分析,两年共检测到25个产量及其构成因子QTL,包括每株穗数2个、每穗实粒数6个、每穗总粒数3个、结实率4个、千粒重7个和单株产量3个,这些QTL分布于第1、2、4、5、6、7、9、10和11染色体。   其中,8个QTL前期在中156/谷梅2号RIL群体亦呈显著作用,加性效应方向与前期一致;包括qTGW1、qTGW2、qTGW4、qTGW5、qTGW10、qNGP10、qNSP10和qGY10。6个QTL位于其中2个共有区间中,但呈显著的性状从原来的单个性状增加到4个性状;包括第2染色体RM4702-RM71区间qTGW2区域的NGP2.2、qSF2.2和qGY2,以及第4染色体RM273-RM241区间qTGW4区域的qNGP4、qSF4和qGY4。11个QTL所处的区间,前期均未检测到产量性状QTL。前期检测到QTL中有2个在本研究中未检测到,其中1个在RM2-RM214区间为谷梅2号背景下不发挥作用,另一个在前研究中对表型方差的贡献率仅为0.55%。两个群体QTL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排除主效QTL可极大地提高微效QTL得到检测的几率。
其他文献
  从河北张家口采集12份盐碱地土壤样品,从中分离纯化到299株放线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其分布于17个科34个属,其中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135株),拟诺
会议
本文选用聚醚多元醇(PPG)作为研究介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宏观和介观两个尺度对多层组合桨反应器进入了深入研究。并且初步探究搅拌槽内存在的一种大尺度、低频率的宏观不稳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及元素汞主要来自燃煤烟气,近年来燃煤烟气中氮氧化物及元素汞的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工业中脱硝过程与脱汞过程往往是在不同的设备进行,这样就增加了运行成本。在诸多同时脱硝脱汞技术中,研究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然而常用的SCR催化剂存在操作温度较高、成本较大等不足,研发低成本的低温、高活性SCR脱硝脱汞催化剂十分必要。凹凸棒土(ATP)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价格低廉等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放线菌能产生重要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如抗生素、酶、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和生物碱等,是一类有巨大经济和实用价值的生物资源.青海、内蒙和宁夏地区是我国盐渍土分布
会议
  A Gram-negative,non-motile,rod-shaped,aerobic bacterium,designated strain YLT18T,was isolated from mountain cliff soil of Enshi Grand Canyon in China.The ma
会议
  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关键酶之一。由于正常人体细胞中没有IN的功能类似物,特异性作用于IN的抑制剂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因此,IN被认为是抗HIV药
会议
  [目的]测定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计算方法对SCFA含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粪便中SCFA的含量,采用高通
会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从北冰洋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的2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35个放线菌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些菌株归属于18个属,其中链霉菌属最多,其次为拟诺卡氏菌属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