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DNA和脂肪酸标记评估我国主要绒螯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e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绒螯蟹(Eriocheir)是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甲壳纲动物之一,特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沿海和河流区域。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绒螯蟹主要分布于辽河、黄河、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等水系。虽然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野生绒螯蟹群体的种质资源已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养殖产业巨大,经济效益显著,但也面临着近亲繁殖、种质混杂和养殖性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迄今为止,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流域绒螯蟹群体的种质资源研究较少,这不利于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评估、种质资源保护和挖掘利用。有关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依然存在争议,探明其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有利于绒螯蟹的种质资源保护。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分子标记和脂肪酸生物标记较为全面的评估了中国沿海6大水系(辽河、黄河、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绒螯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一步,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狭义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含有(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三个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以期为绒螯蟹种质鉴定、亲本选育和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等提供基础材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基于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中国6大水系绒螯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辽河、黄河、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流域是我国野生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主要的分布区域,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基因(COI)旨在评估这6个绒螯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基于203个绒螯蟹样本,线粒体COI基因长度为647 bp,共检测到71个可变位点和54个简约位点,单倍型共定义出52个,其中10个单倍型均为6个种群所共有。6个绒螯蟹群体均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趋势。AMOVA显示6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为极显著差异。最大似然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辽河、黄河和长江水系的绒螯蟹群体具有共同的祖先单倍型,与南流江水系的绒螯蟹群体没有交集,瓯江和闽江水系的绒螯蟹群体均匀的分布在这两大支之间。UPGMA的结果表明:地理距离与6个种群的遗传距离值具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推断辽河、黄河、长江和南流江水系绒螯蟹群体在瓶颈效应之后经历过种群扩张或较短的进化历史。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一步推测,南流江水系的绒螯蟹群体很有可能与辽河、黄河和长江水系的绒螯蟹群体不是同一个物种。总之,这些结果对绒螯蟹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探讨中国沿海六群体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的种群遗传水产动物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可用于评价其种群遗传。本研究通过测定和比较6水系野生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进一步分析了6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在6水系群体中检测出26种脂肪酸,其中C20:5n3、C18:1n9、C22:6n3、C16:0、C20:4n6、C18:2n6和C18:0为主要种类,其总和占总脂肪酸的74%以上;(2)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8种判别贡献较大的脂肪酸,分别是C17:0、C18:0、C20:0、C22:1n9、C18:3n3、C18:3n6、C20:2n6和C22:5n3,据此分别建立判别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8.33%;(3)聚类分析显示:OJ与MJ群体的欧氏距离最小,HH与YZ群体的欧氏距离比OJ与MJ群体的要大,HP群体与其他5个群体的欧氏距离相对最大;(4)6群体间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2.99%~30.00%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在3.2732~3.3204之间。综上,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表明6水系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脂肪酸可以有效鉴别6水系野生绒螯蟹种群,整体上HP群体和其余5群体间相距最远;本研究结果可为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3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和闽江水系绒螯蟹群体的种群遗传及其系统发生关系绒螯蟹是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有关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闽江水系绒螯蟹群体的所属关系也存在巨大争议。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了这四个绒螯蟹群体之间的分类地位、亲缘关系和所属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这四个绒螯蟹线粒体基因组均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和1个控制区组成,且基因排列顺序也相同。变异位点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趋势,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均具有自己独有的变异位点,闽江种群绒螯蟹部分个体含有中华绒螯蟹群体的特异性标记,另外部分个体含有合浦绒螯蟹的特异性标记。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的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均整齐的分为三大支,且闽江水系绒螯蟹群体的个体均匀的分布于中华绒螯蟹和合浦绒螯蟹群体之间。综上,我们推测长江、合浦和日本绒螯蟹群体很有可能是绒螯蟹属中三个分类地位完全相同的种。而闽江群体在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上与长江和合浦绒螯蟹群体之间均存在交集,推测闽江水系中的绒螯蟹群体很有可能是中华绒螯蟹和合浦绒螯蟹的混杂群体。
其他文献
微型高压空压机在航空、航天以及民用等高端装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充气的洁净度,减少润滑油对空气的污染,全无油化是微型空压机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的关注焦点。然而,由于采用全无油的润滑方式,摩擦副发热严重,且微型空压机整体尺寸较小、冷却空间不足,在气体传入下一级前难以充分冷却,从而导致压缩机温升高,长期处于非充分冷却条件下工作,制约了其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针对非充分冷却条件下空压机的效率开展
宽域近零超稳减振是保证高端制造/测量装备、航空航天航海重大装备中尖端光电设备等正常运行的关键。近零刚度和大承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是有限空间内高性能减振装置设计面临的共性技术挑战。引入负刚度机构与正刚度机构并联是保证承载力的前提下降低减振频率、提升减振性能的好方法。然而,常规磁负刚度机构的刚度存在宽域线性度差的问题,由此导致减振频率难以达到近零、减振稳定性不足,严重滞后于高端装备的发展需求。本文依托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egulators,LDO)具有低功耗、低噪声、结构简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因而,要求LDO能够在辐照环境中提供稳定的电源。在辐照环境中,当
为了缓解石油资源枯竭与白色污染等问题,研究学者利用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与塑料高分子材料制备新型复合材料。生物质材料在使用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在众多预处理方法中,蒸汽爆破因为具备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的焦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蒸汽爆破设备主要依赖蒸煮作用,其中大部分设备属于间歇式加工,效率较低;而连续式设备又以螺杆设备为主,这类设备的剪切作用强,易导致生物质材料降解。针对传统蒸汽爆
荆芥(NepetacatariaL.),是唇形科,裂叶荆芥属植物,裂叶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中国八大祁药之一[1],并作为药物广泛应用于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2、3、4]。荆芥能镇
土壤侵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它对土地生产力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构成了严重危害。土壤侵蚀的形成机理与变化过程十分复杂,自然和人为活动等一系列驱动力因素
带附加腔室液固混合介质(SALiM)隔振器是一种适用于低频重载的新型隔振器,它由主、附加腔室,连通管道,以及油液和波纹管弹性单元体组成的液固混合介质构成。系统振动过程中,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并同时具有两者特点的新型储能器件。近年来,小型化可穿戴设备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超薄、灵活和轻量化能源存储设备的研
目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大量电子废物的产生和堆积已成为固废领域又一重要的环境资源问题。废旧印刷线路板(WPCBs)在电子废物中占比较高,是一种典型的电子废物。WPCBs中含有金属、含溴塑料及玻璃纤维等具有高利用价值的材料,但其组分复杂,难以实现完全的分离和回收,存在极大的环境风险。因此,对其进行安全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WPCBs的结构和组成特
目的:探究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微创治疗Hangman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微创治疗Hangman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