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小说家,铁凝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其独特性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她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组合,由此在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制造了一种所谓的“铁凝现象”。实际上,在她身上出现这种现象并不足为怪,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一个有着独特探索精神的作家来说是一种必然。而这也是本文将铁凝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铁凝的创作几乎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同步,然而,新时期以来各种文学潮流此起彼伏,在各种潮流的中心我们却很难见到铁凝的身影。因为,她从不去追逐所谓的大的文学主流,当然也不刻意回避;她不去迎合,也不去媚俗,更不故作惊人之举,而只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在不断的艰辛探索中寻求着超越。因此,虽然她始终处在潮流之外,但是却以其独异的风采不期然间成为文坛的中心。而这与她对其小说创作“不变的核心”——“对人类对生活永远的善意、爱和体贴”的坚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作为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贯穿于其小说创作的始终。它不仅构成了铁凝小说的主题内涵,也决定了其叙事策略的选择。本文就是依据这一核心,采取理论支撑与文本阐释,史与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铁凝小说进行整体而系统的论析,以期通过对铁凝小说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明确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性价值和地位,并以此部分地触摸新时期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历史脉动,透视其纷繁复杂的现实表象和历史真实。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重点分析了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写作。铁凝的女性书写表达了对女性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并最终致力于女性主体形象的建构。首先,小说通过对历史和现实语境中的女性命运的书写使女性曾经被遮蔽的生存境况得到了敞开和澄明,由此,对男权文化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铁凝开始了女性主体的建构,其建构循着女性生命本体的欲望诉求-审视女性自身的负面价值-女性的精神超越的逻辑线索展开,由此女性才真正走出了性别本质主义的“玫瑰门”。而且通过对铁凝与“二张”(张洁、张辛欣)和陈染们的比较,凸显了铁凝在新时期女性写作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桥梁性作用。第二章重点论述了铁凝小说对现代人格的探求。铁凝通过物欲下的精神沉沦、人际关系的断裂、角色意识匮乏及人性的罪恶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和人格问题,这是铁凝有感于当下经济社会出现的精神危机现象而对人的精神和灵魂所发出的严肃追问。在当前文学对人的精神世界普遍失语的时代,铁凝的追问表现出巨大的胆识和勇气。当然追问和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和重建,实现精神人格的现代化,如此,人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