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歌曲在汉语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交际环境日益多样化,它打破了单一的语言交际模式,对我国的语言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必须学会适应各种不同交际背景下的环境,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应对措施。全球化趋势对我们的语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有保护母语的意识,又要积极应对外语的强势渗透,合理制定语言教育策略。因此,理性地审视语言教育就具有了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滞后的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外语教学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合理地利用教科书,还应该积极地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来积极地改进外语教育,使我们的语言教育能朝着国际化的、能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目标发展。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既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又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宇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方式。同时,音乐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比起一般的语言来更具有感染力。它既是一种情感的符号,一种激情的宣泄,也是一种诉诸形象、能够引起人们心灵悸动、能够冲破民族和区域界限的人类可以共享的特殊语言。音乐跟语言的表达方式及物质手段是相同的,二者都以声音这个物质外壳为手段,或者根据人的发音生理器官,利用音高、音长、音强等物理因素,按照特定语言的语音系统和语法规则构成语言,或者依据音高、音长、节奏的变化,按照乐曲旋律结构规则构成音乐。同样,语音的声调与音乐的乐调都有一种可以量化的音值关系。“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尚书。尧典》),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歌曲,都是自己民族文化的直接反映,而每种语言的歌曲又都是其语言高度提炼后的精华,作为语言和音乐结合的英语歌曲尤其集中的体现了英语语言的特点。歌唱中,音乐浸润着语言,语言又溶解着音乐。   音乐的魅力在于来自与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来自于其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广度、程度等因人、因经历、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才使人们对音乐产生永久的迷恋和追求,同时也为我们把音乐运用于外语教学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想象空间和理解上的差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歌曲的力量来自其语言的节奏,在于它的音值长短和音高变化,以及与歌词有关的重音、弱音、停顿、切分节奏等音乐元素的变化能直接的满足人们欣赏和情感满足的不同需要,当然歌词本身就能最直接地唤起人本能的兴趣和力量。正因有了这些共通性及其独特的功能和内涵,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作为各国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歌曲和音乐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语教育手段和理想的教学工具,用来达到某种特殊的教育目的。由此,将外语歌曲引入外语教学不仅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可能性,而且还隐含有巨大的语言学价值和独特的发展优势。   古人云‘教无见趣,新不乐学’。首先,把英语歌曲用于英语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句子、句型,能大量增加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直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有目的地把英语歌曲用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熟习课本、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和课本之外英语语法知识、句型、俚语、语法结构,能大踏步的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其次,英语歌曲的魅力不仅来自其优美的歌曲旋律,而且来自其诗一般优美的歌词,鲜明而起伏跌宕的歌唱性节奏。它们在表达了词、曲作者的动机和思想的同时,也通过演唱者饱含深情演唱的二度创作,赋予了曲调和歌词以全新的生命。英语语音的水平高固然受到方言和个人模仿能力强弱问题的影响,但若把英语歌曲带进课堂,用于英语教学,把人与生俱来的模仿音乐和歌曲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那些平时不太习惯的发音,如连读、弱读、失爆等语言要素通过课堂内外某些歌曲的欣赏、跟唱、表演演出等系列教育活动,可以直接帮助学生逐渐熟悉英语语言的韵律节奏,充分感受英语语音在歌唱及其在语流中的变化,学习者就比较容易习得较为自然、真实的英语语音和英语语感,从而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打下一个良好的语音基础,进而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学生身心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将来英语语言更准确、地道、优美的表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再次,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而歌曲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看成跨越国界、疆域的文化使者,它们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也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喜怒哀乐、文化习俗。同时,不同风格的歌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其歌唱的内容也无不深深的打上了时代和文化的烙印,所以,外语歌曲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外语国家的了解,促进跨文化学习。借助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的教育和教学,学习者易于接触、理解、融入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可以从英文歌曲的学习中挖掘出大量的他民族文化的瑰宝,缩短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时差”距离,扩大学习者的文化视野,逐步消融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启迪学生的智慧,最终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所需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能力;   另外,当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人的大脑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和感情的脑,听、唱英文歌曲能刺激大脑,引起右脑神经的高度兴奋,与此同时,又可激活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左脑,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而且可以大大开发大脑的潜力,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感。同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听、唱英文歌曲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使其迸发出潜在的能量,能为学生轻松松接受知识奠定心理基础。同样,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及外语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教学领域内的研究和实践也进一步证实了音乐对英语技能发展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歌曲是学生在课堂以外最容易、最乐意获得的语言资源,同时也是许多学生借以抒发情感的最真实语言,因而它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尽管歌曲具有如此显著的语言学价值,但是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合理、科学的运用外语歌曲,这其中还有很多现实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本研究分析了美国纽约州宾汉顿大学在汉语教育中运用中国民歌这个音乐元素来推动汉语言学习的教学案例,总结了它的成功经验,并以这些经验为指导,分析我国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充分运用外语歌曲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推进我国的外语教育向务实、高效、科学的方向反展。论文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也从实践上提出了详细的对策,以图切实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质量,使外语歌曲成为实现外语教学跨文化交往目的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总体说明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概述本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第二章,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本研究的范围和主要概念,包括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跨文化教育以及民歌等;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第二语习得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心理学理论以及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   第三章,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才培养观念需要转变以及语言教学指导理论需要更新。总体而言,我国外语教学有效性低,大部分教师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学内容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不理想,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薄弱。   第四章,我国外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本章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外语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学理念的偏差、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失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策略不合理、语言环境缺乏,交流缺乏以及文化教学严重不足等原因;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了外语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对对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了解、直接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以及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等。通过这种分析,引出对音乐与语言教育关系的探讨;   第五章,将歌曲引入语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全面梳理“歌曲与语言教育”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语言教育及其特点,歌曲和音乐与语言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点以及歌曲能够辅助语言教学等观点。进而分析将歌曲引入语言教育的必要性,从民歌的艺术特征、歌曲的语言教育功能、歌曲运用于语言教育的可能性以及歌曲运用于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将语言教育中运用民歌的可能性以及重要价值。   第六章,语言教育中运用音乐的案例及分析。概述语言教育中成功运用音乐的案例,并重点分析美国汉语教育中运用中国民歌的案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过程、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分析美国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指出其不足,以期能够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第七章,将音乐引入我国外语教学的对策(上)。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宏观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第八章,将音乐引入我国外语教学的对策(下)。从具体的教学策略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运用具体的案例详加说明;   第九章,总结与展望。反思本研究的不足,展望将音乐引入外语教学的未来。   第十章,结论段落。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Web的各种应用环境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基于网络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多媒体承载特性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各种各样的大学英语网
本文简述了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是一个优质、超高产固定杂种优势育种的新途径。它从杂种第二代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籼稻品种3027/坊迪和粳稻84-15/喜峰,首次在生产上应用。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针对艺术院校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特殊性的现象,论文对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生
本文以S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为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生活取向”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S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生活取向”,主要“取”人类生活活动领域中之
我国的母语教育,有让学习者掌握并能使用汉语言这一工具的要求,也有让学习者把握汉语言的精神实质,领会民族文化精髓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很难严格区分。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课堂角色会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导致教师课堂教学中角色冲突的产生。我国在新世纪之初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适应时代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从西方近代科学中寻求精神食粮,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倡导现代白话文运动,积极地将西方的教育理论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中。他凭借
在比较教育遭遇日益严重的“学科认同危机”之际,探析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研究范式,建构起一套属于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教育能否在学术界确立其学术地位,走出“学科认同危机”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课程
通过对金秀瑶族村寨育儿习俗的实地考察发现,瑶族有着独特的育儿习俗,其传承主要依靠家庭、节日、集会等为主要教育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生活习俗融为一体的文化传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