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下等离子体源性能及其降解水中致嗅物质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的富营养化在诸如湖泊、水库等许多地表饮用水源中引起严重的嗅味问题,主要致嗅物质包括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嗅味物质的去除是饮用水处理行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本文研究了等离子体源发生器在大气压下的电气特性及放电生成的氧活性粒子浓度,并利用强电离放电结合水力空化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对饮用水中致嗅物质2-MIB和GSM进行快速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降解水中的致嗅物质。具体研究内容和实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以等离子体源为模型,通过电流-电压波形图和李萨茹图形探究等离子体源的电气特性,实验变量主要为气体类型、气体流量及激励电压,研究发现激励电压是影响其放电特性的关键性因素。(2)探究气体环境与气体气量对等离子体源产生离子数密度的影响,发现空气情况下放电生成的离子数密度最大且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氧气为例,探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放电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产物臭氧的浓度,研究发现气体流量、激励电压、水温以及外部压力是导致臭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臭氧的浓度能够达到260 g/m3。(3)氧气放电形成的氧活性粒子(O2+、O(1D)、O(3P)、O2-、O3)经过文丘里气液混匀,在水力空化作用下生成以·OH为主的氧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统称为总氧化剂(Total reactive oxidant,TRO),实验利用4-羟基苯甲酸作为捕捉剂、捕捉·OH,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通过大气压强电离放电生成的·OH能够快速有效氧化降解水中致嗅物质2-MIB和GSM,且降解效率随着TRO的升高而增加。在TRO浓度分别为3.49 mg/L和3.28 mg/L条件下,2-MIB和GSM的降解效率分别为99.2%和98.8%,降解后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含量均已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探究了不同氧化剂·OH、KMnO4、H2O2与ClO2对2-MIB及GSM的降解效果对比,实验表明,常规氧化剂在反应30 min时对水中2-MIB及GSM几乎没有氧化降解作用。
其他文献
栾凯是我国优秀的青年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涉及领域较广,题材新颖,其中声乐作品具有很独特的风格,在民歌作品中融入“新古典”的元素,在民族、美声作品的创作中,加入流行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在我国广泛普及,智能手机中的移动定位、地图导航等功能给交通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智能手机的应用也对交通系统运行带来了巨大
传统的贸易壁垒太过明显易于被贸易伙伴所察觉和引起报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又想不被贸易伙伴发觉,此时利用国际规则的漏洞制定相关PPM环境贸易措施来制造新的贸易壁垒成为新的选择。以往受到贸易制裁的贸易方的观点认为PPM环境贸易措施是完全不合法的,但近年来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国对PPM环境贸易措施的立场从以前的坚决反对到现在的可接受,充分说明PPM环境贸易措施有其合法之处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侵权和公害事件中的因果关系认定大多停留在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上。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再加上环境侵权和公害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在认定此类案件的因果关系存在与否时或许有些困难。本文突破传统因果关系理论提出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尝试找到新的认定方法判断环境侵权和公害事件中因果关系的存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提出。首先提出了环
袋式除尘器具有高效的细颗粒物脱除特性,在工业粉尘排放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纤维过滤过程在本质上属于气固两相流问题。本文对袋式除尘器过滤过程中气固两相流的力学特性
来自不同领域含油废水的排放以及频发的石油泄漏事故对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含油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之一,如何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以及污染物的去除成为了亟待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miRNA-499和miRNA-208b含量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的意义,并探讨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急性心肌
由于比强度高、耐热性能好等重要优势,Mg-Gd系合金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领域。但是由于Gd与Mg的原子密度差异大,铸态Mg-Gd系合金中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比重偏析;同
本文研究了 G校三期扩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在系统地整理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后,结合G校三期扩建工程的具体案例,探讨基于进度管理理论的项目进度计划设计与优化方案。本文
主观生存预期作为衡量个体预期寿命的一个指标,不仅与个体的生产生活有关,更对日趋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研究都是从客观指标来进行测算,关于微观层面的农村中老年人个体的主观生存预期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关于主观生存预期研究发现收入会影响个体的主观生存预期判断,本文结合中国数据来研究收入对农村中老年人主观生存预期的影响。并根据收入相对剥夺理论,运用多层回归模型来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