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洋留学生的对话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0405010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东洋派留学生与西洋派留学生之间的统一与对立,他们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是私人性质的,也并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而是有着深层的文化内涵。东洋派留学生与西洋派留学生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出国求学,以期带回救国良方。由于在各自求学的国度里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救国思想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因此,当他们回国投身于救国的事业中时,分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从这个分歧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文化对于东西洋留学生的启蒙思想的影响,从而脱离意识形态批判,站在学术与文化的高度,重新评价东西洋留学生的思想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东西洋留学生的历史渊源,以及目前学术界对东西洋留学生的分歧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东洋派留学生在日东留学期间受到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而迅速成为亚洲强国的影响,而认为日本民族的尚武精神是日本成功的最大原因,因此想将尚武精神移植到中国,从而达到使中国迅速摆脱民族危机的目的。第二章:论述西洋派留学生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深受西方民主法治的文化熏陶,西方的民主精神和理性思想让西洋派留学生看到了中国的积贫积弱的原因所在。于是他们想用西方的科学、理性、民主、制度、法治来拯救老态龙钟的中国,学习西方,独立富强。第三章:论述东西洋留学生回国后,面对同样的困境,出于同样的救国目的,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个性解放,将人从湮没的历史尘埃里重新发现,提倡人道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第四章:论述东西洋留学生的思想分歧是必然的,这是由他们所接受的文化影响决定的。因此,当发生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后,由于思想立场的根本不同,从而发生激烈的论战。在这次论战后不久,东西洋留学生走向了最后的决裂,当胡适们还在为建设中国民主法治制度努力、还在为另一方面教育贡献力量时,东洋派留学生已经认为西方的民主、法治救中国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东洋派留学生将尚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即用一场劳苦大众参与进行的革命斗争才是救中国的真正良方。结语:总结前文所述的东西洋留学生的思想分歧以及其原因,进一步深入叙述两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最后决裂,走上了方向截然相反的两条路,尽管当年的留学目的是一致的,他们的救国愿望也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吴泳是南宋末年的一位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南宋国势日蹙之时,关心国事、正直敢言、不避权贵,其《鹤林集》四十卷,内容丰富,文学性强。故有必要对吴泳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分
本文界定了文化、传统文化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之下的中西教育的目的、内容的一些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思维
【目的】在辐射累积量控制的灌溉模式下,探讨不同灌溉量对番茄开花坐果期生长和水肥利用效能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内嵌基质土垄栽培条件下,以
《文学自由谈》是应着新时期的曙光,在文艺界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批评类期刊。作为文学批评界的重要刊物之一,它秉持的“自由谈”理念是对以往的文化专制主义的反
目的探究重症脑外伤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脑外伤患者7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6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气
佛教典籍常常列举海客故事以宣扬佛法。在此类故事中,又以罗刹鬼国故事最为常见。其在各个朝代佛教经典中反复出现,为人所熟知。中国文学中亦有海客故事,讲述泛海流落异境的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培养从小就具有视觉艺术素养的公民,已成为时代对早期教育提出的要求。了解学龄前儿童对图画作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质与其作品关系的认知,把握其发展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罪与罚》——"一部为人类感到伟大的隐痛的书",笔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股悲哀与绝望的同时,尝试着对主人公拉斯科利里尼科夫身上的"罪"之成因与
核桃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采摘后的青核桃必须及时高效地脱去青果皮,否则易导致青果皮腐坏、果仁霉变,因此青核桃脱皮是核桃加工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通过总结国内现有的
李瑛是华夏诗坛的奇迹,是共和国的军中歌手。从1944年(李瑛时年18岁)迄今,他先后出版了53部诗集。从年方弱冠到耄耋之年,他经历了多少人间风雨和世事沧桑,却始终坚守着对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