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以清代太监的形象及心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代太监形象和心态的分析,阐释清代太监心态产生的原因,揭示太监心态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所代表的深刻意义。在清代的历史舞台上,太监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没有明代重要,但其仍然是清代政治的一个投影。通过研究清代太监的形象和他们与统治者的关系,既可以了解清代太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从侧面管窥清代统治者的为政勤惰。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简介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进行了概念界定,简介了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清代太监概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清代太监的来源及入宫前概况;第二部分介绍清代太监的品秩及日常生活。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可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清代太监的来源及他们的工作内容、日常生活等,从而对清代太监的概况有一整体性认识。第二章分析清代太监的形象。通过对《清实录》、《国朝宫史》、私家撰述、档案记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太监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出这些史料所塑造的清代太监形象。第三章分析清代太监的心态。与前代不同的是,清代晚期的太监留下了许多回忆录。这些记载了太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珍贵史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本章正是通过这些回忆录的记载,来分析太监的心理状态,并发掘出清代太监群体中所存在的一些普遍心态。主要有自卑与颓废、怨恨与孤独、自私与极端、贪婪与懒惰、抱团与排外等。第四章探究了清代太监心态的成因。主要分析了生理缺陷带来的心理缺陷、社会关系的客观刺激、来自清廷的政治压迫、社会压力等原因。生理层面上,太监群体的生理的缺陷使他们的心态、性格发生了变化;社会关系层面上,太监群体与主子、自身内部群体、家人、宫女、官员、侍卫之间的关系也充满着矛盾性和复杂性;清廷的政治压迫层面上,太监群体的法律地位较低、法律对他们的约束严格、对犯错太监的惩罚严苛;在社会压力层面上,民间的歧视、自身的养老压力都是巨大的;群体记忆层面上,社会所构建、传递的对太监群体的印象与太监群体内部所构建的对自身的印象对其心态的形成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文化水平层面上,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避免太监识字,使其更加愚昧无知。这些因素都对太监群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由于史料有限,而清代的太监数量众多,因此论文无法面面俱到地分析每一个太监的具体心态或者形象,同时,本文论述的清代太监的形象和心态,并不等于清代太监的全部形象和心态。本文采取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示清代太监的心态,以期丰富太监群体的形象及心态方面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