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MIMICS软件重建骨盆3D模型研究髋臼后柱骨性结构,对髋臼后柱骨性通道的参数进行测量。为临床安全置入髋臼后柱螺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CT室的健康成人的完整骨盆图像数据30例,共60个半骨盆,男女各15例,排除骨质病变、解剖异常和畸形的情况,将图像数据转换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l7.1软件,重建骨盆3D模型。分别以坐骨结节和坐骨小切迹为入钉点在髋臼后柱逆行置入虚拟圆柱体,测量逆行钉道直径、钉道长度、钉道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夹角;在以坐骨结节为出钉点在髋臼后柱顺行置入虚拟圆柱体,测量后柱骨性通道安全区的参数。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个参数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以坐骨结节为入钉点:男性逆行拉力螺钉通道的直径(12.83±1.76)mm、长度(139.87±6.57)mm、与矢状面夹角(9.80±1.61)°、与冠状面夹角(14.46±3.94)°。女性逆行拉力螺钉通道的直径(10.53±1.59)mm、长度(125.47±7.19)mm、与矢状面夹角(8.07±1.58)°、与冠状面夹角(10.93±3.05)°。以坐骨小切迹为入钉点:男性逆行拉力螺钉通道的直径(10.60±1.55)mm、长度(112.73±6.98)mm、与矢状面夹角(19.27±3.35)°、与冠状面夹角(40.73±2.46)°。女性逆行拉力螺钉通道的直径(9.33±1.23)mm、长度(93.93±9.84)mm、与矢状面夹角(15.67±3.11)°、与冠状面夹角(42.13±4.25)°。逆行拉力螺钉通道直径、长度、与矢状面夹角及与冠状面夹角在不同性别间及不同入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最佳入钉点与弓状线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3.76±1.96)mm,与弓状线止点的距离为(16.08±3.77)mm,女性最佳入钉点与弓状线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2.83±1.75)mm,与弓状线止点的距离为(15.14±2.56)mm。上述参数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以坐骨结节为出钉点,在髂骨内侧面后柱顺行螺钉的安全入钉区域呈“三角形”(△BCD),后柱顺行螺钉的骨性通道呈“锥形四面体”(A-BCD)。男性B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为(68.29±2.73)mm,与AIIS之间的距离为(46.34±2.57)mm,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为(32.16±4.35)mm;C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为(58.37±4.46)mm,与AIIS之间的距离为(68.38±4.69)mm,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为(53.51±4.31)mm;D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为(85.07±4.90)mm,与AIIS之间的距离为(82.14±4.82)mm,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为(30.49±4.30)mm。女性B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为(66.34±2.89)mm,与AIIS之间的距离为(46.59±2.26)mm,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为(33.69±5.13)mm;C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为(57.93±4.27)mm,与AIIS的距离为(57.36±4.34)mm,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为(49.45±4.97)mm。;D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为(75.24±4.37mm),与AIIS之间的距离为(69.27±4.03)mm,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为(9.79±4.18)mm。AB是置钉安全通道内最短的,AC是置钉安全通道内最长的。由于与矢状面的夹角AC>AD>AB,在与冠状面的夹角AB>AC>AD,因此在矢状面及冠状面上在安全通道内置入拉力螺钉有一定的调整角度。螺钉AB的长度、与矢状面夹角及与冠状面夹角等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点与ASIS、AIIS及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AC的长度、与矢状面夹角及与冠状面夹角、C点与AIIS及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点与ASIS之间的距离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AD的长度、与矢状面的夹角、D点与ASIS及AIIS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螺钉AD与冠状面的夹角、D点与弓状线止点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经坐骨结节及坐骨小切迹均可以逆行置入直径6.5mm的螺钉。2.在髋臼后柱存在一个近似“四面体”的安全骨性通道,安全入钉点区域呈“三角形”。在安全骨性通道内置入6.5mm的拉力螺钉在矢状面及冠状面可以有一定的调整角度。3.钉道参数存在个体差异,依据CT扫描结果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提高安全性。4.利用mimics软件有助于髋臼后柱拉力螺钉骨性通道的解剖学研究,有利于该项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