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昆明城市公共空间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建成环境评价的手段和方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其目的是对城市公共空间主观评价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论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评价,主要应用以使用者主体价值为中心的主观评价方法,区别于以物质技术标准为核心内容的客观评价范式。论文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把人视为环境的主体,把人对空间的需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应用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相结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目前昆明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人—场所—行为的深层调查研究。论文主要对昆明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步行街(昆明主城中心步行街)、广场(昆明东风广场)、滨水空间(盘龙江、翠湖)等实际案例进行调查评价。 论文结合数理统计理论对城市公共空间用使用后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目的是发掘设计中的不足和忽略的地方,总结可取之处,期望能为以后城市空间人性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