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条件下府谷地区砂岩、泥岩物理性质及细观结构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wxl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府谷地区砂岩及泥岩抗风化能力差,受结构面控制,岩体呈天然损伤状态。季节性冻融循环影响本地区砂泥岩物理力学性质及细观结构,进一步影响岩体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以府谷地区三叠系刘家沟组砂泥岩为样本,通过对冻融循环条件下饱和泥岩和砂岩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进行测定和CT扫描;整理物理性质指标和CT扫描试验结果,分析岩石细观结构的变化和计算不同阶段的砂岩、泥岩损伤变量,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细观损伤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及计算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冻融循环条件下,因岩石内部的水分迁移会引起岩石的重量变化;不同的岩石内部结构及组成成分不同导致水分被吸收和散失的程度不同,试验中砂岩的重量变化趋势较泥岩明显,是因为泥岩内部粘性成分含量高,形成了较多的相对隔水层,阻止和干扰了水分在岩石内部的迁移。(2)冻融循环条件下,CT扫描试验图像显示泥岩试样内部裂隙及微孔洞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变化,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泥岩试样的CT数均值先减少后增大,分析其原因:初期饱水后CT数均值减小,主要原因是水分充填裂隙导致裂隙扩张且水的密度较岩石小,导致泥岩试样扫描截面内密度平均值减小;试验后期CT均值逐渐增大,是因为在循环过程中泥岩内部裂隙失水后重新回缩,扫描截面内平均密度增大。(3)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试样在初始饱水后,CT数均值增大,表示密度增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水分逐渐散失,密度减小,依据公式计算损伤变量,初始损伤定义为0,饱水后,由于密度增大,损伤变量计算结果为负值,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试样的损伤逐渐增加,且在损伤的变化中,水分迁移和冻胀力交替起主导作用来控制砂岩损伤的扩展。
其他文献
安全钳性能是防止电梯坠井事故的重要指标之一,除安装因素外,安全钳提拉机构的输出精度是电梯先天性“优”或“劣”的决定因素。因此,研究安全钳提拉机构的重要度分析方法和
在人教版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后习题中,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在讲授此题后,通过作业反馈发现学生的答题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14Cr1MoR钢因具有较好的耐热强度及抗氧化、抗氢、抗硫腐蚀性能以及廉价性,在石油化工行业的氨合成塔、焦炭塔、加氢反应器等重要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14Cr1MoR钢的化学
对坡口和表面经过三种不同焊前打磨状态——不打磨、半打磨、全打磨的6005A-T6铝合金中空型材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基本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焊前打磨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世界各国都加大对非常规能源的勘探研究,根缘气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非常规能源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世界上已发现的根缘气藏主要发育在前陆盆地、坳陷盆
在非预热状态下,采用Ar+CO2混合气体保护焊方法,选择低合金系碱性渣系药芯焊丝,在三种热输入下对Q620钢进行焊接.通过进行焊接接头质量分析、焊缝金属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
新时代是国家治理与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新理念、新举措.重庆市渝北区在全面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工作,在基层调
公差规范设计在整个公差设计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零件公差与零件功能的匹配程度。随着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Specification,GPS)标准体系的推出,如何在新的标准体系下进行公差建模,如何建立零件功能与零件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公差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功能公差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计算机辅助功
现代化大型立体仓库具有光机电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显著特征,同时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钢结构货架构件的截面形式日趋复杂,壁厚正在变得越来越薄。高强、多孔、薄壁、截面大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令人眼花缭乱.惨不忍睹的残杀、势不两立的竞争、损人利己的寄生已是司空见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狡诈、欺骗、诱惑、设置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