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岩溶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储层是塔中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具有极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分析、碳、氧、锶同位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等地球化学手段,探讨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岩溶储层基本特征、成因机制和发育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塔中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微晶灰岩中,颗粒灰岩、白云岩和藻粘结灰岩中发育较少;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和岩溶洞穴为主,其次是未充填裂缝空间;岩溶储层总厚度较大,储层类型主要有岩溶缝孔洞型和岩溶洞穴型两类,其中岩溶缝孔洞型储层占绝大多数(92.4%),岩溶洞穴型储层占比较少(7.6%);分布层位上,岩溶储层在一间房组最为发育,其次是鹰山组下段,在鹰山组上段发育最少。(2)首次在塔中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中识别出两期大气水岩溶作用,分别是加里东中期第Ⅰ幕大气水岩溶作用和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加里东中期第Ⅰ幕大气水岩溶作用缝洞方解石中富含单相水溶液包裹体,δ13C值为正,δ18O值较高,成岩流体落于中晚奥陶世这一时期海水δ18O值的下方,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与奥陶系一间房组正常海相灰岩值相近,略贫稀土元素;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构造-风化裂缝方解石δ13C值为负,δ18O值特偏负,较一间房组正常海相灰岩锶同位素分析结果值偏高,稀土元素富集。(3)加里东中期第Ⅰ幕岩溶作用受不整合面控制,台地边缘低部位岩溶缝洞充填破坏严重,储集意义有限;台地内部高部位岩溶缝洞可以有效保存,具有一定的储集意义。加里东构造运动中期第Ⅰ幕岩溶储层具有纵向上发育深度较为稳定,靠近台地内部方向更为发育的趋势。(4)海西早期岩溶作用主要受断裂控制,岩溶缝洞经历多期充填后,还有大量的剩余空间,是研究区内中-下奥陶统岩溶储层形成的主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顺南地区东南部主要遵循沿断裂渗透岩溶模式,岩溶储层平面上主要沿断裂分布,断裂拉分段更为发育,纵向上距不整合面深度大,发育层位具有跳跃性;顺南地区西北部主要遵循断裂诱导模式和沿断裂渗透岩溶模式,岩溶储层发育分布特征较为复杂,平面上可不沿断裂分布,纵向上,可在深部顺层发育分布,也可跳跃分布。
其他文献
在铁路运营的过程中,由于轨道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以及列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轨道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形或伤损,导致轨道承载力及寿命的下降。为保证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能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东营凹陷古近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把东营凹陷古近系划分为1个超层序组,4个超层序,10个层序,进行体系域划分,建立了东
DX多节挤扩灌注桩(简称DX桩)是从普通的灌注桩衍生而来的一种新桩型。与普通混凝土灌注桩相比,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方混凝土承载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本文以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泉头组四段为例,对陆相大型坳陷盆地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于湖盆低位期及水进初期的沉积体系、主要储集砂体类型进行了讨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塔中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一直作为主要的勘探层系,由于勘探程度低、地震资料品质差、沉积特征复杂等原因,一直以来对都很难提高对该地区奥陶系的认识,从
本文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探讨了应用MAPGIS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的作业方法,对其中的图形数据采集、误差校正、投影变换、图形拼接和拓扑,图斑属性数据输入及同类数据拼接、数据变
在真三轴应力状态下,依次采用三组45o剪切破坏面对正六面单元体进行截取,所得到的单元体即为正交八面单元体。该单元体不仅是广义八面体理论体系的基础(杨健辉,2007),而且也
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关注的焦点,关系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头等大事.在园艺行业内,水果多以生食、鲜食为主.因而发展无公害果品,促进果品产业结构升级,保障生态安全和果品质量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即CAPP,通常是指机械产品零件制造工艺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文档编制。工艺设计是连接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的桥梁
独狼沟金矿床是区内典型的石英网脉及复脉型金矿床,已开采10余年,为了进一步探明矿区及外围金资源潜力,加强对矿床的成矿条件、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以及成矿地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