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铜催化的分子内氧烯基化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催化形成C-O键已经成为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手段。本论文主要是以分子内Ullmann反应为策略,通过烯醇氧的烯基化和芳基化合成含氧杂环。此外,笔者还应用相同的策略考察了醇的分子内烯基化反应。全文共分三部分:   (1)本文首先考察了酮的烯醇氧负离子分子内烯基化反应。当以烯基卤代的羰基化合物为底物,在5 mol%CuI为催化剂,10 mol%DMEDA为配体,2当量K2CO3作碱,THF回流的反应条件下,可以高效的合成5-7元环的环状烯基醚。值得指出的是,通过烯醇氧和烯基溴或烯基氯的偶联反应后,环外双键得以保留。这是已知文献报道的方法难以实现的。此外,我们通过对照反应排除了消除—加成的反应机理;通过竞争反应支持了含铜杂环为偶联反应的中间体。   (2)在氧烯基化反应的基础上,以10 mol%CuI为催化剂,20 mol%DMEDA为配体,2当量Cs2CO3作碱,THF回流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了α-(2-溴代苄基)-β-酮酯的氧芳基化反应,从而可以高效的合成4H-苯并吡喃衍生物。而以δ-(2-溴代苄基)-B-酮酯为底物,在dioxane回流条件下,则得到相应的苯并六元碳环,首次实现了专一的分子内碳芳基化反应。此外,我们发现烯醇氧的双键对化学选择性和氧所选择的环合途径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过竞争反应研究表明,氧的endo环合方式要比exo环合容易。由此,我们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底物,进行分子内专一的氧芳基化和碳芳基化反应。   (3)2-亚甲基环丁醚具有有趣的生物活性,加上分子中包含的多官能团,是一类有用的合成子。遗憾的是目前合成它的方法报道并不多。在前面烯醇氧烯基化和芳基化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考察了烯基溴代烷基醇的分子内烯基化反应。在10 mol%的CuI为催化剂,20 mol%的1,10-邻菲咯啉为配体,2当量的Cs2CO3作碱,CH3CN中回流的实验条件下,以3-溴-3-丁烯-1-醇为底物,实现了烷基醇的4-exo烯基化,从而可以方便而高效的合成各类2-亚甲基环丁醚。需指出的是,相比于分子间反应,1°,2°和3°级醇在分子内活性差别很小。而且,在我们的体系中可以合成文献中很难合成的双键上带取代基且立体化学专一的2-亚甲基环丁醚。通过各种环合途径反应条件的比较以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反应,我们揭示了4-exo环合反应的优先性。它和其它环合途径的速率次序为:4-exoD>5-exo>6-exo。
其他文献
钛酸钡(BaTiO3)是最重要的电子陶瓷材料之一,由于其高介电性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应用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电子陶瓷由于其各种特殊的
学位
低聚物多元醇化合物是合成聚氨酯(PU)的基本原料之一.该论文工作以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为催化剂,低分子聚醚为起始剂,将环氧丙烷分别与邻苯二甲酸酐(PA)、顺丁烯二酸酐(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不饱和杂环的不对称氢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成为合成手性杂环化合物的最高效方法之一。但是在底物拓展过程中,仍然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性质稳定、氢化困难的
作为上海西童公学校长,乔治·蓝宁为西童有针对性地编纂初级汉语口语教材《Easy steps in Chinese studi es》(《汉语学习简易教程》),某种意义上填补西方儿童汉语学习教材的
背景:有研究显示中国人膝关节胫骨近端前后径和横径均小于美国高加索人,所以在膝关节形态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常发生进口假体系统应用于国人后出现匹配度不高的现象.目的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通过在绝缘聚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炭黑(CB)制备而成,其在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已开发出了防静电、屏蔽、热敏、气敏等材料。为了制备出具有优良电学性能的
压力作为与温度同等重要的一个环境物理参量,对研究体系有着重大的影响。压力可以调制材料性质、提高反应选择性、加深对复杂物理过程的认识,其作用是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另一
学位
党群关系历来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政治问题。在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着新挑战。在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中,党组织是主导,党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对材料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强,人们迫切需要有功能多样、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新材料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笼型硅倍半氧烷(POSS)被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