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晒”起始于互联网,兴盛于社交媒体。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把“晒”推向高潮。“晒”行为主体“晒客”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着重点对微信“晒客”的呈现行为和自我认知展开研究。相对于其他社交媒体,微信作为一款强关系的社交软件,微信“晒客”表现出的特质、心理状态、行为认知都会有所不同。本研究以微信“晒客”呈现以及自我认知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用SPSS对“晒客”和“晒客”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以此得出微信“晒客”所具有的特质,多为24岁-35岁,且性别结构并无明显差异,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据主导,开放型神经质人格偏多。本文还运用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微信“晒客”特质、表现进行研究,认为影响微信“晒客”特质是智能技术与社会角色两个因素。结合“晒客”在微信平台上所“晒”的内容,对“晒客”语言,“晒客”途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微信“晒客”所呈现的内容现实与线上交往圈高度重合,“晒”的语言表达形式——文字与图片为微信“晒客”的主要语言,同时在“晒客”的内容呈现上,男性与女性有很大不同,男性更偏重宣泄,女性更偏重展现;年龄越大越喜欢呈现非日志类内容。同时对“晒客”社会关系与自我满足来探讨微信“晒客”行为的自我认知分析,从自我认知层面分析“晒客”的“晒”行为发现,在微信平台上,“晒客”在风险感知上偏向认为在微信运行环境里“晒”显得更安全。借助或然率公式分析微信的平台环境的简单便捷也是“晒客”选择微信的理由。本研究运用社会关系资本理论分析“晒客”行为发现,在微信上人际交往更密切,互动更强,对维护“晒客”的社会关系有更切实的需求,更能满足“晒客”对自我关注以及自我圣化状态营造的需求。本论文更深一步的了解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的性质,对微信一经市场便深受用户喜爱的原因,对微信的使用人群的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最后,从“晒客”作为移动社交媒体活跃用户的角度出发,扩展到对移动社交媒体技术,强关系的移动社交媒体发展的市场展望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