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新修订的《证券法》将存托凭证确认为证券,其发行、交易行为适用于该法。随着中国存托凭证的推行与发展,中国存托凭证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在不断发展。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毫无疑问,信息披露是一国证券市场得以生存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美国存托凭证之所以历经近百年时间依旧繁荣,主要是因为其比较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主要涉及哪些信息应当披露、由谁披露、披露要求等方面,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有着很好地参考与借鉴。通过学习与参考美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机制,将有利于促进中国存托凭证的发展,进而丰富中国证券交易;对于推动中国的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中国资本市场与国外资本市场的沟通与协作。本文将从存托凭证的概念入手,引出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的概念及分类,并对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意义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方面,挑取存托凭证信息披露相关的重要法律制度,进行整理归纳;另一方面,分别列举了小米公司公司拟利用中国存托凭证上市和“九号公司”成功利用中国存托凭证上市这两个实践案例,从现有的法律制度及实践案例中,归纳得出当前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重点问题包括信息披露义务主体设定不合理,对发行人过于严苛,对其他存托凭证参与主体则未做规定;信息披露内容亟需进一步完善,因为当前法律尚未对“重大性”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具体的定义和说明;跨境监管机制不健全,当前中国的监管模式以政府监管为基础,而新《证券法》并未进行具体规定。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的相关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增加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合理设置境外发行人信息披露义务;构建分级存托凭证信息披露制度,并确定“重大性”的标准;构建证券市场跨境协作监管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异化市场监管机制。希望能够借此让中国存托凭证信息披露制度更加具有可行性,才能更好地维护投资人的权益,从而有效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并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全球竞争力。
其他文献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往来或交易关系,票据是对这些经济往来或交易中形成的款项支付结算的工具之一。票据的转让方式分为背书转让和支付转让,背书是通过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被背书人的名称以及背书人的签章等信息完成转让。通常情况下,持票人应当在票据到期日之前向付款人做出付款的请求,在付款人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后,持票人应当立即行使追索权。在票据到期后仍然背书转让为特殊的情形,即期后背书。本
学位
报纸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经济新的动力和增长点的问题,文化资本这一要素,经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资本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大多集中在理论分析上,并且研究多基于学者自身的研究方向,对文化资本的认识比较狭隘,关于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成果较少,本文着重厘清文化资本内涵,探索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及机制,
学位
现如今,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度逐渐加快。全球知名指数供应商陆续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指数系列,“债券通”顺利运转,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由此我国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纪元。债券市场对外进程的推进,不仅利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有利于构建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建立。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期刊
磷化铟(InP)单晶衬底材料具备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抗辐射能力强、导热性好、光电转换效率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射频器件、光模块、激光器、探测器、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器件,在5G通信、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航天、卫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中美贸易争端加剧,最近几年,磷化铟单晶衬底材料在国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将结合近年来InP单晶材
会议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4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38.2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随着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基础设施建设及交易制度日趋完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满足境内外发行人及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期刊
报纸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融资端在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熊猫债融资规模逐年上升,银行间市场正成为国际机构融资的重要市场;投资端在多项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境外机构投资者加速进入银行间市场进行资产配置。跨境投融资为银行间市场带来境内外理念的互融互通。未来应着重提升银行间市场的一级定价公允性与二级市场流动性。通过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正>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框架与政策举措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亦在不断提升。多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在不断探索中持续前进,相继建立了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基础制度框架。站在新的起点,贯彻“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成为开放的重点。本文从梳理政策演变
期刊
我国已经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小额诉讼制度,在实践中也在积极扩展速裁程序的运用,最高人民法院对于繁简分流这项工作一直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月发布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中,针对完善小额诉讼,提高小额诉讼的普遍适用给出了更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改革实验试点方案;2022年《民事诉讼法》在修改中也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完善,这也在实际上有利于小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