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结构及治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p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给企业创造了以全球化、时间紧缩和技术集成为特征的动态环境,因此企业需要以全球的视角去审视自身的战略和活动。在面临竞争压力和创新危机时,由于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其他企业和组织,技术创新活动也逐渐超越了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乃至国与国间的有形边界。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技术经济系统的转换与变迁之中,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企业必须寻求外部技术及资源的支持,借助多方力量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构建并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网络便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力求从网络的形成模式、结构特征、网络内部成员的交互关系及网络治理等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论文取得的成果,对于帮助我国企业更好的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构建并参与到多方协作、共同创新的网络化创新模式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网络协调内部关系和优化网络治理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也为政府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扶持创新网络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背景,而后以促动角色的不同,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模式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企业引领型、政府导向型和大学/科研机构促动型等三种主要的形成模式; 其次,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做了补充和扩展。本文在传统的网络节点及联结构架等“硬件”结构中,纳入社会资本等“软件”部分,并将网络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考虑在内,构建出动态、开放的混合型网络结构;同时,重点对网络中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各类成员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以及这些成员间,特别是其它各类成员和企业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再次,针对网络化创新过程中多成员博弈所带来的机会主义等问题,文章指出应在信任、激励等柔性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带一定强制性的共同抵押机制及权力机制,构建出组合治理模型,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协同治理: 最后,文章采用案例研究,以实证的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做了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逐步完成原始积累,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江西省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本文选取了江西省1990年-2017年共28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对江西省固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