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教学楼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信息流通、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其设计必然受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革以及现代人心理、行为、情操等方面的变化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和改变。高校教学楼的适应性改造是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历史文脉的延续,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物的耐久性,也要考虑我们周围的环境及其资源的耐久性。舒适的室内环境仍然是建筑节能设计所追寻的重要目标,其重点是充分利用自然、气候等综合因素创造高品质的空间、健康舒适的环境和完美的建筑形式。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的高校教学楼建筑,主要特征是冬季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供暖,建筑节能设计以冬季保温为主、适当考虑夏季防热。论文针对部分九十年代以前建造的教学楼老化现象严重、室内环境质量差的现状,提出“适用性、适宜性、和谐化”的适应性改造策略;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问卷调查、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针对高校教学楼的建筑特点以及使用者行为、心理模式的不同,对室内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等作出客观评价,分析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寒地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结合旧建筑改造的特殊性,提出节能优化设计的整合策略和技术法则,探讨被动式节能改造技术在高校教学楼中的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