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校教学楼适应性改造研究——节能优化与整合策略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教学楼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信息流通、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其设计必然受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革以及现代人心理、行为、情操等方面的变化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和改变。高校教学楼的适应性改造是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历史文脉的延续,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物的耐久性,也要考虑我们周围的环境及其资源的耐久性。舒适的室内环境仍然是建筑节能设计所追寻的重要目标,其重点是充分利用自然、气候等综合因素创造高品质的空间、健康舒适的环境和完美的建筑形式。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的高校教学楼建筑,主要特征是冬季采用热水集中采暖系统供暖,建筑节能设计以冬季保温为主、适当考虑夏季防热。论文针对部分九十年代以前建造的教学楼老化现象严重、室内环境质量差的现状,提出“适用性、适宜性、和谐化”的适应性改造策略;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问卷调查、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针对高校教学楼的建筑特点以及使用者行为、心理模式的不同,对室内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等作出客观评价,分析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寒地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结合旧建筑改造的特殊性,提出节能优化设计的整合策略和技术法则,探讨被动式节能改造技术在高校教学楼中的系统应用。
其他文献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综合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是展现城市形象的一面鲜明旗帜。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形象,而城市形象的提升对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又有
本文着眼于对中小型铁路客站建筑屋顶的环境适应性设计进行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中小型铁路客站建筑设计研究领域中,针对铁路客站建筑屋顶环境适
牌楼又名牌坊,是一种具有纪念性、标志性、装饰性的门式建筑物,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建筑分类中,牌楼被分为小品建筑。但在小品建筑中,牌楼最为特殊。古典建筑的所有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子系统,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各领域资源的联系和运转,它的良好运行是城市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城
科技园作为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其产业集聚、功能复合特点更加显著。在科技园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时期、每一
新城作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疏散中心城的人口和功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避免了单中心城市结构带来“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尽管中西方在新城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政府提出了以廉租房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由于我国廉租房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以及经验较少,因而导致在全国各
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地域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大类,大量学者都着眼于这三类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闽台私家园林虽然可以归结为岭南园林,但对于有着悠久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