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语对比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分别为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和含有"冷"、"凉"温度词的汉韩熟语。而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又由汉韩语"冷"、"凉"基本温度词及在此基础上派生而来的相关词汇构成。本文对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的对比研究主要针对其两者在语义上的差别。首先,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分别对汉韩语"冷"、"凉"温度词语的认知域投射以及喻义的隐喻作出细致的描写,其次运用对比法揭示两者从词汇层面过渡到熟语层面的过程中在认知投射上所表现出的异同,最后运用语言接触、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以及文化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其与二语教学相结合。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因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在词汇层面上,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不管是在认知域的投射还是在喻义的隐喻上均表现出共性大于个性的特点。其两者均可从温度域投射到言行域、情绪域、脾性域等认知域。汉语"冷"投射到关注度域隐喻为"事物很少被人关注或使用"之义为其所特有。而韩语"(?)" 一词隐喻出"事件顺利进行"、"言行爽快"、"心情舒畅"等喻义也为其所特有。其二,熟语凝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因此,当汉韩语"冷"、"凉"温度词进入到"熟语"这一带有民族特色的语境中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时,两者的认知投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表现为汉韩语"冷"、"凉"温度词在汉韩熟语中进行跨域投射组合新词时,汉语认知域的投射要比韩语更远、且更丰富。其次表现为汉韩含有"冷"、"凉"温度词的熟语整体作为一个喻体进行喻义投射时,汉语熟语喻义的感情色彩均向消极方向发展,而韩语熟语喻义的感情色彩除了一部分向消极方向发展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向中性偏积极发展,且比消极喻义表现得更强势。其三,本文通过对"冷"、"凉"温度词语的教学难度进行预测与分析,发现中韩学习者对汉韩语"冷"、"凉"温度词表现出的对等词义的学习难度不大。对不对等词义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但总体看来,对汉韩语"冷"、"凉"温度熟语学习的难度要大于对词汇的学习,尤其表现在中国学生对韩语温度熟语所隐喻出的那部分中性偏积极喻义的学习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对比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文中介绍了丰满大坝纵缝的设计,施工,后期处理情况,短缝在运行中的开度变化观测情况和纵缝的挖槽情况,说明纵缝目前仍是张开的活动的,据此提出了纵缝处理的必要性。
自2003年政府引导市场实施清单计价以来,市场上清单计价模式越来越普及,清单计价使投标文件变得简单易懂,综合单价的形式使没有丰富经验的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也可以轻松读懂其
幽默是人类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有关幽默的研究也是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本文旨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情景喜剧中对话共鸣产生的幽默,主要解决两
随着高压电路的广泛应用,高低压兼容电路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VFD电路高压输出级部分的设计为例,对高压CMOS电路的设计,从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2006—2016年间在《中国翻译》上共发表了10篇关于《红楼梦》翻译研究不同主题的文章,《红楼梦》翻译研究成为持续关注的热点。曹雪芹
通过利用外资的大型水利水电珠实例,说明中国大型国际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从几项已建工程和在建工程的经验教训出发,论述了成功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些通行做法和要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新常态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近几年来,国内综艺市场看似繁荣,但难掩内容空洞和同质化的本质。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综艺节目的发展也应进入新常
"文革"时期北京的音乐演出作为社会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像某些文论中寥寥几笔带过的落寞,也不像一些普通观众记忆中火热的群众文艺演出那么喧闹。它经历了"文革"政治的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