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A观察青睫综合征患者视乳头旁及黄斑区血流密度变化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发作对黄斑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 FAZ),黄斑区浅层、黄斑区深层、视盘周围视乳头(optic nerve head, ONH)层及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ies, RPC)层血管密度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n syndrome,PSS)患者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7.6±11.1)岁。所有入组患者均在发作时接受双眼视力、眼压及OCTA检查,其中6名患者在发作后眼压降至正常时再次接受OCTA检查。通过OCTA获得PSS患者发作时发作眼及对侧眼黄斑区浅层、黄斑区深层、ONH层、RPC层血管密度图。用ImageJ软件对OCTA图像进行阈值处理并转为二值化图像,分别测量黄斑区内环直径1.0mm外环直径3.0mm的环形区域、内环直径3mm外环直径5mm环形区域,及ONH层、RPC层内环直径1.95mm外环直径3.45mm的环形区域内上、下、鼻、颞4个扇形区域血管所占像素。血管密度指血管所占像素与该扇形区域总像素和的比值。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发作时发作眼及对侧眼FAZ面积及上、下、鼻、颞4个扇形区域血管密度和发作眼发作前后FAZ面积及上、下、鼻、颞4个扇形区域血管密度。
  结果:发作眼眼压为38.0±10.1mmHg,对侧眼眼压为18.5±3.7mmHg。发作时发作眼及对侧眼FAZ面积分别为0.391±0.183mm2、0.340±0.157mm2(P<0.001)。发作眼及对侧眼黄斑区内环直径1mm外环直径3mm区域浅层上方血管密度分别为0.2936±0.0643及0.3408±0.0594,P=0.015;下方分别为0.2606±0.0761及0.3196±0.0525,P=0.007;ONH层上方血管密度分别为0.4397±0.0384及0.4718±0.0449,P=0.037,颞侧分别为0.3069±0.0678及0.3749±0.1088,P=0.020,对比发作时及发作一周后,发作时眼压为37.6±9.8mmHg,发作1周后眼压为16.5±1.7mmHg,发作时及发作1周后黄斑内环1mm外环3mm区域浅层下方血管密度分别为0.2351±0.0309及0.3242±0.0343,P=0.008,鼻侧为0.1848±0.0492及0.2716±0.0874,P=0.016;黄深层鼻侧血管密度分别为0.2395±0.0792及0.2776±0.0735,P=0.049;ONH层鼻侧血管密度分别为0.2707±0.0721及0.4034±0.0501,P=0.018。PSS发作时发作眼FAZ面积较对侧眼小,发作眼黄斑区内环1mm外环3mm区域浅层上方及下方、ONH层上方及颞侧血管密度较对侧眼低;发作眼发作1周后眼压降至正常时黄斑区内环1mm外环3mm区域浅层下方及鼻侧,深层鼻侧,ONH层鼻侧血管密度较发作时增加。发作时发作眼及对侧眼黄斑区内环直径1mm外环直径3mm内浅层鼻侧及颞侧,深层各扇形区域,内环直径3mm外环直径5mm内各扇形区域,ONH层上方及鼻侧和RPC层各扇形区域血管密度无统计学差异。发作眼发作时及发作后1周眼压降至正常时FAZ面积,黄斑区内环直径1mm外环直径3mm内浅层上方及颞侧,深层上方、下方及颞侧,ONH层上方、下方及颞侧和RPC层各扇形区域血管密度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PSS发作时发作眼的FAZ面积较对侧眼的FAZ面积大,黄斑区内环直径1mm外环直径3mm内浅层上下方,ONH层上方及颞侧,眼压降至正常时,黄斑内环直径1mm外环直径3mm内浅层下方及鼻侧、深层鼻侧及ONH层鼻侧血管密度增加。黄斑区内环直径1mm外环直径3mm范围较内环直径3mm外环直径5mm区域血管密度更易受到PSS发作影响。
其他文献
报纸
第一部分浙江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和生物芯片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基于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多中心研究,分析浙江省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芯片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方法:收集浙江省内7个城市总共1751份不重复的快速抗酸染色涂阳痰标本,用生物芯片的方法直接对痰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将其结果与金标准(hsp65,16SrRNA和rpoB等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在所有1751个痰标本中,成功
学位
学位
目的  通过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相应脑功能区域(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 DKI)多参数研究,探讨运动性语言中枢和感觉性语言中枢早期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及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GE3.0TMRI对12例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行常规MRI平扫和DKI检查,其中
学位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及三期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或临床动态随访诊断的13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共153个病灶)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CT图像,包括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根据诊断,分为良恶性两组,良性组67例(80个病灶),恶性组63例(73个病灶)。(1)用MaZda软件沿病灶边缘勾画ROI,自动提取包括灰
学位
第一章:EGCG对TGF-β1诱导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s fibroblasts, HTFs)增殖及迁移的作用。  方法: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手术中获得结膜下Tenon’s囊组织,通过组
背景:先前研究表明屈光介质混浊,可影响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对视网膜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 FAZ)的测量。FAZ的测量方法包括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屈光介质混浊对不同OCTA定量测量视网膜血管密度的影响及屈光介质混浊对自动测量与手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