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传输线外导体内径自动测量系统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k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径测量是几何量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特点是测量器具活动空间受到限制、操作调整不便、测量速度慢,特别是深小孔、盲小孔(直径在φ3mm以下)的测量难度更大,对它们的测量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基于此现状,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深小孔、盲小孔测量系统—基于电容传感器的“同轴传输线外导体内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依据电容测微仪非接触式测量原理,不仅测量时无测量力的影响;而且还通过设计一整套细长杆环状传感器、利用视觉放大对中技术实现传感器与被测孔的精密同轴,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使被测件沿精密导轨上下移动完成全长的测量,从而可以获知深小孔、盲小孔内任意截面的形状误差。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工作原理,对传感器测头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等位环技术消除了边缘效应;转换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式电路,克服了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并且运用了“驱动电缆”技术,减小了寄生电容的影响。接着在分析了测试要求的基础上,组建了同轴传输线外导体内径自动测量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组成框架,系统采用CCD视觉和三维位移导轨配合的方法,实现了精确的定位和深孔孔径的自动测量;还通过使用USB7325数据采集卡提高采样的分辨率,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上进行软件开发,编写图形化软件界面,实现人机对话,完成对电容传感器的标定和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并控制系统的自动运行。最后通过已知内径尺寸的标准件环规对φ2.4mm、φ2.92mm、φ3.5mm、φ7mm四种不同规格的电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同时对相应的样件深孔孔径进行了测量实验,并完成了系统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通过实验证明,该测量系统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最高分辨率可以达到0.15μm,重复性精度为0.3μm。
其他文献
手写图表是人类一种自然而直接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时代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种设计表达的基本手段。本文以在线手写输入电路图为特征研究对象,以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
在当今设计和制造领域,企业为了使产品尽早的投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其最为行之产效的方法就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采用CAD/CAM技术.为了使CAD技术在航空工业的直升机
微流星及空间碎片防护是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以航天器防护空间碎片为应用背景,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结合工程实际对航天器防护结构
该文针对发动机结构间隙构成的特点,为综合考虑影响发动机结构间隙变形的各种因素,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引入工程设计,利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关系型模型来协调和规范发动机转子
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断裂关键件,不仅需要进行疲劳寿命设计,还需要进行损伤容限设计。涡轮盘工作温度高,影响其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因素较多,裂纹扩展规律较为复杂。准确的高温裂
模块化设计在企业追求T、Q、C、S、F的目标下,提供了集成化和结构的解决方案,将集成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连接为统一的整体.因此作者将模块化思想与设计信息管理相结合,作为论
再入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设计问题,通常包含若干子系统和大量的设计参数。若采用常规的优化设计方法往往造成计算效率低下,甚至找不到最优设计解。针对
蒙皮拉形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飞机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该文基于国防科工委"九五"预研重点课题--"复杂蒙皮拉形技术研究",对蒙皮拉形数值模拟系统的后置处理进行了研究和软件开
曲面造型是CAD/CAM/CAE的关键基础技术.该文结合作者参加的CAD/CAM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曲面造型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曲面造型的
该文针对弹用进气道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大偏距,短扩压的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变更气道的中心线、面积规律、中心线的倾斜角以及双纽线喉道的设计参数,并采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