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M的分组语音业务流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世纪以来,语音信息一直是使用电路交换技术在遍布全球的电话网上进行传输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人们迫切地希望能在这种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数字网上传输语音信息。然而分组交换网络最初是为处理数据信息而设计的,数据信息和语音信息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数据信息具有爆发性,而语音信息是连续的比特流;另外,语音流的传输对延迟时间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分组交换网络在传输语音信息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目前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研究比较多的就是基于ATM信元传输的宽带综合业务网。尽管ATM技术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ATM技术的确是解决各种不同类型信息(包括语音信息)联合传输问题的好方法。 语音信息无论是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还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传输,对网路管理和网路交换技术的研究而言,都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业务流模型,分析网络的传输性能,确保传输质量,最大可能地利用网路资源。为了对已有的分组语音流传输技术进行性能分析及评估,也为了设计出更好的满足语音信息严格的延迟时间限制以及其它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网络,为语音流的传输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通信业务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和语音信息在通信网中的传输方案与技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常用业务流的数学模型及其各自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针对分组语音在ATM交换网中的传输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通信网中的两类业务流模型:Markov调制Poisson过程模型和流体流动模型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建模机理。最后应用这两类主要的语音业务流模型通过编写Matlab仿真程序,对ATM交换网中的分组语音流的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得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其他文献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问题。入侵技术越来越朝着综合化、复杂化、间接化、分布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入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普及,信息安全越发显得重要。数字签名技术作为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等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成为各方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实现无线网络规划的设计目标开始,分析了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流程、网络组网单元的选用经验以及网络规划的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覆盖目标、容量目标、成本目标的实现
视频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诸多相关科研领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应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嵌入式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和重要。对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嵌入式系统蕴涵着巨
图像边缘是指当两个区域各自的灰阶明显不同时,则称在这两个区域的边界上出现了边缘,它表示一个区域的结束和另一个区域的开始。借助于各种算法对图像的边缘进行处理、识别的
无线电信号的方向估计是无线电侦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电子战中,无线电测向也是电子支援措施(ESM)和信号情报措施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它目前已有多种技术体系
伴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即将进入量子信息时代,基于格的公钥密码作为后量子密码(即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密码)的典型代表,在密码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格的公钥密
本文研究数字音频无线传输中的前向纠错(FEC)算法和电路的设计及实现。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Altera 公司的FPGA Cyclone 芯片的实现方案。选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