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关于慢性病防控和干预的实践表明,通过改变人们的健康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过早死亡率。因此,研究者们需要对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以便于提出更合理的健康行为干预策略,进而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目前国内外在健康行为方面的研究大多针对导致健康行为的个体特征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健康行为本身能够在人群中进行传播的特性。基于此,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纵向数据分析等计量模型,研究了健康行为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同时分析了关系类型和关系强度等社会关系因素对行为传播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被动健康行为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健康行为传播模型,突出了诱导性在行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社会关系类型对健康行为影响的差异。通过构建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本研究定量分析了人与人之间健康行为传播的性质和程度,并采用多种方法排除了多个干扰因素。此外,本文研究了不同关系类型人群对个体健康行为传播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保护行为和健康有害行为在社会网络中均以可量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且这些行为的传播主要受其社会关系的诱导作用。随着社会关系类型的变化,健康行为的传播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某些特殊关系上行为传播完全消失甚至变为反向作用。第二,拓展了社会关系因素,将社会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关系类型、关系范围和关系亲密程度,揭示了关系范围和关系亲密程度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重要影响。本文从父亲、母亲和朋友三种关系类型、同龄朋友和学校朋友两种朋友范围和青少年对父母亲和朋友的主观在意程度三个层面分析社会关系因素与青少年消极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社会关系类型对青少年的消极体力活动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朋友对男性和女性青少年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关系范围层面,两种朋友对青少年消极体力活动都有显著影响;在关系亲密程度层面,朋友和母亲对男性和女性青少年行为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本文采用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作为敏感性分析中,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关系三个层次的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第三,建立了对立性健康行为的社会化传播模型,构建了三个视角上的同伴影响作用,强调了配偶对个体健康行为的长期影响。本文考虑了积极体力活动和消极体力活动两种对立性行为,研究了夫妻关系上三个层面的同伴影响,分别为夫妻之间健康行为的相似性、配偶健康行为的改变对个体健康行为改变的影响、和配偶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行为标准对个体达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夫妻之间的健康行为和行为转变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似性,且个体的两种对立性行为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此外,配偶体力活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有助于个体达到这一标准,然而配偶影响存在时效性,其早期的达标行为对个体的影响并不显著。第四,定义了个体的被动健康行为,构建了同伴行为导致的被动吸烟行为和家庭污染能源使用对个体健康水平的交互影响模型,强调了个体被动吸烟行为与污染能源使用对女性高血压的加成作用。本文采用社会关系中父母亲和配偶的吸烟情况来描述女性的被动吸烟行为,运用单变量、多变量和交互Logistic模型研究了被动吸烟和污染能源使用及其二者的交互对女性高血压的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地分析了两种污染强度对女性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吸烟和家庭污染能源对女性高血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两者影响具有加成效应。通过对被动吸烟强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重度被动吸烟对女性高血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轻度被动吸烟对女性高血压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轻度和重度被动吸烟与污染能源使用的交互项对女性高血压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