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的早期作用机制及对AP-1部分信号因子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建立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模型后,随机将其分成3组:阴性组;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模型组;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2、IL-6、IL-1p、TNF-a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Jun及脾组织中IL-1β和IL-1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c-Jun蛋白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感染RH株与感染PLK株的弓形虫小白鼠血清中IL-12、IL-6、IL-1β、TNF-α的结果相比较,两种毒株的模型组于感染后的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在36h、48h、24h、24h达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但感染RH株的模型组表达量在12-60h比感染PLK株更高;两种毒株的试验组于12-60h期间IL-12、IL-6、IL-1p、TNF-α的值均一直高于阴性组,低于模型组。结果表明:感染RH株弓形虫小白鼠与感染PLK株弓形虫小白鼠相比较更能刺激其血清中IL-12、IL-6、IL-1p、TNF-α的过度表达,桦褐孔菌多糖均能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IL-12、IL-6、IL-1p、TNF-α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感染RH株、PLK株弓形虫小白鼠脾组织中的IL-1β、IL-12和肝组织中c-Jun的阴性组.模型组、试验组分别在736bp、978bp和360bp处扩增出单一电泳条带,其中模型组条带最亮,试验组次之,阴性组最暗。IL-1β mRNA、IL-12mRNA和c-Jun mRNA与内参mRNA进行灰度分析结果显示,感染RH株与PLK株弓形虫小白鼠脾组织中IL-1β、IL-12和肝组织中c-Jun的模型组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和模型组与阴性组比较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IL-12的RH株模型组与PLK株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L-1β和c-Jun RH株模型组显著性高于PLK株模型组(0.01<P<0.05)。结果表明:感染RH株、PLK株弓形虫小白鼠均能使脾组织中的IL-1β、IL-12和肝组织中的c-Jun大量表达,但IL-1β、c-Jun RH株与PLK株相比较表达程度更强。桦褐孔菌多糖能够调节感染RH株、PLK株脾组织中的IL-1β、IL-12和肝组织中c-Jun的表达。SDS结果显示,感染RH株与感染PLK株弓形虫小白鼠肝脏中c-Jun(p39)蛋白的阴性组、模型组、试验组均在39KD处有与目的蛋白相一致的条带,且模型组条带最亮,试验组次之,阴性组最暗。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H株与PLK株相比较c-Jun蛋白模型组条带更宽,颜色更深。灰度分析结果显示RH株模型组与PLK株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均能调节感染RH株、PLK株弓形虫小白鼠肝组织中c-Jun蛋白的表达。结论:桦褐孔菌多糖能够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血清中IL-12、IL-6、IL-1p、TNF-a的表达。桦褐孔菌多糖能够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脾组织中IL-12、IL-1βmRNA和肝组织中c-Jun mRNA的表达。桦褐孔菌多糖能够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白鼠肝组织中c-Ju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