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真菌对丹参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在栽培生产中,病害、连作障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丹参的安全生产和药材品质带来严重的威胁。研究发现植物内生菌能促进宿主生长发育,增强抗逆境能力;调节机体代谢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等。丹参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它们与丹参的品质形成具有相关性。但内生真菌对丹参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缺乏系统分析。本研究采用内生真菌与丹参试管苗共培养方式,根据试管苗的生长情况,筛选出能与试管苗正常共生的内生真菌;测定接种内生真菌后试管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碳代谢关键酶、抗氧化酶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从而筛选出能干预植物生长代谢的内生真菌;再将筛选出的内生真菌接种丹参再生苗盆栽,测定再生苗生物量、光合指标、氮碳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产物含量、抗性酶活性以及药用部位活性成分含量,从而探求内生真菌对丹参生长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生真菌存在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类。非致病性内生真菌能影响植物的生物量,但效应不同。从前期保存的18株丹参内生真菌中,共筛选出9株可以与丹参试管苗共生的非致病性内生真菌,包括DS5、DS7、DS8、DS10、DS12、DS13、DS16、DS17、DS18。其中8株内生真菌能促进试管苗的生物量积累。盆栽实验中,9株内生真菌均能促进丹参再生苗生物量的积累,其中9株菌均能增加地上部分鲜重;7株内生真菌可增加丹参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以及丹参药用部位鲜重,8株菌能增加丹参药用部位干重。其中菌株DS16对丹参药用部位鲜重和干重促进作用最大。(2)内生真菌通过干预植物的碳、氮代谢,影响植物生长发育。9株非致病性内生真菌中,6株能提高叶绿素含量;5株能促进丹参再生苗光合代谢,大多数菌株能提高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以及碳代谢产物糖的含量。其中菌株DS7对SS活性影响最大,DS16对SPS活性影响最大,DS17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根中还原性糖含量影响最大,DS18对叶片还原性糖含量影响最大,DS5对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最大。内生真菌普遍能提高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同时也能促进氮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其中菌株DS18对NR活性促进作用最强,DS13对GS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作用最强,DS10对GOGAT活性促进作用最强。可见,植物内生菌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促进植物生长,但各菌株的作用环节不尽相同。(3)内生真菌通过提高抗性酶活性,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在组培实验中,5株内生真菌能增强丹参试管苗中抗性酶的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9株内生真菌均能降低丹参试管苗丙二醛(MDA)含量,3株内生真菌能提高试管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盆栽实验中,菌株DS13对SOD和CAT活性影响最大,DS8对POD活性影响最大,DS5对脯氨酸含量影响最大,DS16对MDA含量影响最大,DS13对PAL活性促进作用最强。可见,内生真菌增加植物抗逆性的作用环境和强度不同。(4)内生真菌干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但效应不同。9株内生真菌均未影响丹参活性成分的种类,但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以及组成有一定影响。DS16对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积累最有利,DS12对二氢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最有利,DS10对咖啡酸的积累最有利,DS17对丹酚酸A的积累最有利,DS8对隐丹参酮的积累最有利,同时内生真菌对所测4种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较4种丹酚酸类成分明显,DS12促进4种丹参酮类活性成分含量最明显,DS16促进4种丹酚酸类活性成分生物积累量的作用最大;总体而言,菌株DS16对4种丹参酚酸类成分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强,DS12对4种丹参酮类活性成分生物积累量的促进作用最大,DS5可以提高丹参中4种丹酚酸类成分与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摩尔比,其余内生真菌均能降低4种丹酚酸类和4种丹参酮类摩尔比。菌株DS12对咖啡酸和迷迭香酸摩尔比、丹酚酸B与迷迭香酸摩尔比以及丹酚酸A与迷迭香酸摩尔比的影响最大,DS5对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与丹参酮I的摩尔比影响最大,DS17对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I的摩尔比影响最大。可见内生真菌能够影响丹参活性成分的组成,包括对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分配以及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中各成分含量的分配。综上可见,内生真菌能影响丹参的生物量,碳氮代谢酶以及产物的活性和含量,通过影响不同抗性酶类活性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同时也影响丹参活性成分的积累与组成。这为探讨内生真菌影响丹参品质的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旨在从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e)中提取出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糖片段SNLP-1,并在体内外探讨该多糖片段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通过水煮醇沉法从龙葵中提取出龙葵粗多糖(crude Solanum nigrum Linne polysaccharides),采用DEA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再经Sephacryl TM S-300
目的:以3周龄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大鼠患肝内胆汁淤积症,较好模拟临床上新生儿胆汁淤积症;再通过垂盆草苷作用肝内胆汁淤积动物模型后探讨垂盆草苷对其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与具体通过什么机制来发挥作用。方法:1.将48只3周龄SD大鼠随机分组,分为6组,每组8只大鼠,即对照组(Control组)、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模型组(Model组)、熊去氧胆酸组(UDCA组)、垂盆
电子助力器作为传递制动力的重要组件,其综合性能影响汽车整车制动安全。当前国内汽车生产商对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的检测方法落后,检测装置较为简单,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在地球的储量越来越少,目前世界各国石油开采已进入中后期。已存在的大多油井里,石油里的含水比例越来越大,动液面不断下降。新开发的油田中,对油井下泵深
降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水分来源,降雨量、降雨时长、降雨强度和地表植被状况共同影响降雨入渗过程,进而影响其对土壤水的补充,最终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退化草原生态系
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和枯竭,新能源存储技术的开发得到了极大地关注。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设备,由于其能量密度高、自放电低和循环性能稳定好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电能需求量越来越大,用电客户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愈加严格的要求。分布式电源(distribution generation,DG)和储能(energy storage system,E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大量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是当前科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绿色能源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及工业4.0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入新时代,表现之一是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环境应用应
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引起了能源危机和CO2等气体大量排放。(CO2在大气中积累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光催化还原CO2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可以将CO2还原成多种产物如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