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结构防热材料碳化层有效导热系数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典型的树脂基编织结构防热材料,高硅氧/酚醛和碳/酚醛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其机械性能和热物性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然而防热材料在烧蚀过程中形成的碳化层的热物性研究却鲜有报道。考虑到碳化层是烧蚀后防热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物性参数是研究防热材料应用过程中传热特性不可或缺的关键参数,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测量,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预测模型。为获得可用于实验测试的碳化层样品,我们对防热材料进行了热重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碳化实验,获得了高硅氧/酚醛、碳/酚醛以及纯酚醛树脂的碳化样品。通过对比防热材料碳化样品和烧蚀样品的组分与结构表征结果,发现防热材料碳化样品在组分和结构上与烧蚀样品基本一致,可作为防热材料碳化层进行研究。采用激光闪光法对碳化样品的热扩散率进行了测量,结合密度和比热容测量结果,获得两种防热材料碳化样品以及酚醛树脂碳化产物100~970 ℃温度范围内的有效导热系数。基于结构表征结果构建了由纤维束和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组成的碳化层的有效导热系数分析模型,利用酚醛树脂碳化样品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反演得到纤维束横向有效导热系数。为验证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纤维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同时结合经验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反演出的纤维束有效导热系数进行偏差分析,结果表明反演所得纤维束横向有效导热系数是可靠的。将反演所得的纤维束横向有效导热系数代入经验模型,发现Clayton模型和Pilling模型分别适用于预测高硅氧/酚醛和碳/酚醛碳化样品的有效导热系数。此外以高孔隙轻质防热材料为对象,对三相复合防热材料碳化层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高孔隙轻质防热材料碳化样品常温到1350℃的比热容和常温到1400 ℃热扩散率,结合密度测量结果,获得了有效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两相复合防热材料碳化样品,高孔隙轻质防热材料碳化样品的密度与有效导热系数均明显降低。防热材料织物铺层结构中会出现叠放错位和铺层角度,通过仿真研究了两者对碳化层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各层织物间发生叠层错位开始,到错位程度达到1/2单元,碳化层的有效导热系数先变大后变小,在1/4单元错位处达到最大。碳化层有效导热系数随织物铺层角度增大而增大。此外,基于不同铺层结构条件下碳化层有效导热系数随纤维束横向与轴向有效导热系数之比kt/ka的变化曲线,定义了无量纲值X,可以用于判别纤维束有效导热系数各向异性对铺层结构碳化层有效导热系数影响。研究发现,各层织物间叠层错位程度不会影响碳化层有效导热系数与kt/ka之间的关系,而铺层角度则会。
其他文献
艺术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流派的典型代表,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应有的魅力,对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别是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公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对
目的:定量分析前列腺癌(PCa)超声弹性成像(UE)图各参数并探讨其在PCa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我院84例PCa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RTE)检查
<正>关于公证参与司法辅助工作的职能定位和参与边界职能定位: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PCa 发病率已超过11.0/10万,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仍是PCa 诊断的金标准。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是由C、D、E、L群猪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C群链球菌主要引起败血症,发病率及
介绍了新钢第二炼钢厂KR-BOF-RH-CC生产高氧搪瓷钢的情况,论述了S,C,Mn的控制方法,研究了氧含量精确控制的方法,探索了含氧钢水连铸的浇铸。通过生产实践,实现了含氧钢水板坯
本文讨论了影响火试金法测定合质金中金结果准确度的因素.通过样品取样方法, 样品称取量, 银、 铅的加入量, 灰皿材料选择, 灰吹温度, 碾片要求, 分金温度和时间, 标准样品等
车载自组织网络作为无线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被认为是实现交通安全保障、提高交通效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目的对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包含的内容做描述,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年来关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柜内外研究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对缓控释制剂种类做总结,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