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轴向槽道热管的多热源多热沉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大学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AMS—02的热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了梯形轴向槽道热管作为主要传热元件,其传热特性对于整个热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对此种热管的多热源多热沉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可以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布置电子设备并控制这些电子设备的启动顺序提供依据,为AMS—02热控制系统的地面热真空测试提供一定的指导。 在水平工况和垂直工况下得到了热管在单热源时不同热源位置和不同加热功率下的轴向温度分布、工作温度、最大轴向温差和当量导热系数。由于重力的作用,垂直工况与水平工况相比,热管的工作温度稍有降低,极限传热量明显提高,但当量导热系数降低。 在水平工况下,分析了加热和冷凝条件对工作温度的影响,同时得到了热管出现传热极限时的温度瞬态响应特性,并对最先出现干涸的位置以及温度飞升的速度进行了分析。实验测得单热源双热沉工况下极限传热量随有效距离的变化,并通过减少热沉数量,增加热源数量,以获得更多轴向测点,得到了单热源单热沉工况下极限传热量与有效距离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极限传热量进行理论计算,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在单热沉工况下吻合较好,在双热沉工况下偏离稍大。根据单热源双热沉实验得到的极限传热量与有效距离的关系,在多热源双热沉工况下,对不同热源组合出现传热极限时所有热源加热量的总和进行了研究,引入了等效系数和等效传热量的概念,将所有热源的加热量全部等效到一个热源处,并与该处的单热源极限传热量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热管是否出现传热极限。 在垂直工况下,对单热源工况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位于底部液面以下的热源能够单独正常启动,位于底部液面以上的热源无法单独启动,并且随着与液面距离的增大,启动特性变差。在辅助热源的协助下,液面以上的热源可以正常启动,但是辅助热源的功率和主热源的功率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正常启动后,辅助热源不能关闭,否则热管将不能正常工作,但是不再需要满足上面的比例关系。
其他文献
酒店是家以外的一个临时居停之所,因应不同的需求而选择有别,无论酒店的条件如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干净、卫生。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是我喜欢住宿的酒店之一,这家酒店位于香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扩大,作为新型产业的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得到了较快速发展。在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及应用的过程中,LNG潜液泵被广泛应用。L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国内某电厂高负荷工况下厂界夜间噪声达到59dB(A),超过国家规定,调查发现强噪声源自#4机组锅炉风机房。因此,针对该电厂高负荷工况下厂界噪声超标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对于噪声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的迫切性,必须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控制研究,采取措施进行降噪处理。本文以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风机房内噪声源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风机空气动力性噪声
本文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了颗粒物质在外加垂直正弦振动条件下的偏析特性,颗粒物质堆中的能量耗散特性,沙堆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以及颗粒物质在垂直管流中的走走停停现
换热器作为热量传递中的过程设备,在工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换热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能源利用和转换的效率。因此,针对换热器中的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结构尺寸进行综
本文针对某型直升机冷却系统的轴流风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由于直升机系统对风机消耗功率、重量、尺寸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因此在给定的限定条件下探讨提高风
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的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其离商业化运行还有一段距离。其主要原因是其制冷周期长,制冷系数低,成本太高。本文将吸附制冷技术应用于太阳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并且太阳能光热利用历史悠久,而建筑物是太阳能利用的天然载体,将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物相结合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向和途径,因此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湍流燃烧的非预混燃烧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非预混湍流燃烧的PDF模拟、拉伸层流火焰面的稳态和非稳态动力学特性分析以及非预混湍流燃烧的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