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质动态特性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了颗粒物质在外加垂直正弦振动条件下的偏析特性,颗粒物质堆中的能量耗散特性,沙堆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以及颗粒物质在垂直管流中的走走停停现象。研究结果既加深了对颗粒物质在振动、剪切、流动等多种动态条件下非线性特性的认识,也对颗粒物质的加工、存储、运输等实际工程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将颗粒物质填充在具有瓶颈的容器中并对其施加垂直正弦振动时,发现多种新的偏析形态及对流特性:(1)在二维单瓶颈条件下,随着瓶颈宽度的变化,大小颗粒会产生“两边偏析”、“向左偏析”及大颗粒聚集在容器左上角的偏析形态,并且偏析界面以及颗粒床自由表面的倾斜角满足一定的规律,颗粒床中的对流圈也发生相对有规律的旋转;(2)在三维单瓶颈条件下,大颗粒会形成“环状偏析”,且偏析集簇环的位置和长度可以通过改变振动频率来控制。我们对此作了相关的机理分析;(3)在三维多瓶颈条件下,颗粒会按照各自“活动性”的差异形成相互交替的偏析效果,利用离散元方法我们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取得了与实验相吻合的结果。这些新的偏析形态的发现不仅对认识颗粒物质动态特性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指导颗粒材料的加工和传输过程中避免或者加强颗粒偏析有其工程意义。 采用离散元模拟研究了振动频率对颗粒偏析形态的影响,发现在低频阶段大颗粒基本上散布在颗粒床顶部;随着振动频率的升高,大颗粒开始沉入颗粒床;随着振动频率再进一步升高,大颗粒又在颗粒床中上升。我们研究了大颗粒聚集在顶部—下沉—上升的转变机理,由此发现了颗粒床的输入能量、空隙率、有效恢复系数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研究了沙堆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提出了一个考虑惯性效应和具有崩塌方向的动能元胞自动机沙丘模型。模型中惯性效应是通过颗粒在沙堆表面流动过程中能量守恒来体现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前人从实验中发现的沙堆形成过程中的“小河”旋转现象,得到了旋转角速度与沙丘高度的关系式,并揭示了沙堆形成过程的非对称性以及沙粒对路径的选择性。 将固体内耗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应用于测量颗粒物质系统低频振动能耗散特性的实验,自行设计了采用自由衰减法测量颗粒物质低频振动能耗散特性的倒扭摆装置,发现在低频激振的条件下,颗粒物质的能量吸收率随振幅的增大而呈现非线性下降的特性,且系统的振动频率在盛料杯装载颗粒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其振动频率不随着时间而变化。该发现可为颗粒物质的某些集总行为的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颗粒流经一个底端具有毛细出口,顶端开口的竖直玻璃管中,发现颗粒在某些尺寸下,当颗粒堆积高度远高于某个阈值时,出口流量呈现相当大的波动,并且管中瓶颈以上的整体颗粒流动呈现为走走停停;而当颗粒堆积高度降低到接近这个阈值时,经过一个过渡阶段,出口流量的波动逐渐趋于缓和,管中的颗粒流动也变平稳。提出了一个考虑颗粒压实和间隙流体效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走走停停波的出现和消失过程。 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本文以某卫星为模型,对卫星热分析建模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建立了卫星的整体模型,选择了合适的热控措施,采用热网络法建立了卫星热网络数学模型,对卫星在轨飞行期间的温度水
学位
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其利用低品位的热能驱动而获得冷量,提升能源的品位,减少了余热、废热对环境的热污染。目前在低于100℃的热源驱动下,普遍采用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但由于硅胶-水吸附工质对的循环有效吸附量小,造成系统庞大、循环时间长、性能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特点,对其应用造成一定的瓶颈。因此,本文从吸附剂的筛选角度出发,筛选出合适的吸附剂进行性能测
该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研究钢铁企业能源模型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了工序能耗模型、主生产系统能耗模型、钢铁企业能源模型,并对每一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商业经济与管理》是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的专业学术理论刊物,月
酒店是家以外的一个临时居停之所,因应不同的需求而选择有别,无论酒店的条件如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干净、卫生。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是我喜欢住宿的酒店之一,这家酒店位于香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扩大,作为新型产业的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得到了较快速发展。在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及应用的过程中,LNG潜液泵被广泛应用。L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国内某电厂高负荷工况下厂界夜间噪声达到59dB(A),超过国家规定,调查发现强噪声源自#4机组锅炉风机房。因此,针对该电厂高负荷工况下厂界噪声超标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对于噪声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的迫切性,必须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控制研究,采取措施进行降噪处理。本文以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风机房内噪声源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风机空气动力性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