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赤芍化学成分与芍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为传统中药,历有赤、白之分。《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de的干燥根,直接晒干。此外,杂芍药Paeonia hybrida Pall.的干燥纺锤状块根直接晒干后称为赤芍或新疆赤芍在新疆地区应用。本文对川赤芍的化学成分与芍药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川赤芍(P.veitchii)中分离并鉴定了28个化合物,其中1个新化合物,为2-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Benzaldehyde(BH);18个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亚油酸酯、胡萝卜苷亚油酸酯、亚油酸、棕榈酸、豆甾醇、菠甾醇、stigmast-7-en-3β-ol、木栓酮、表木栓醇、没食子酰芍药苷(GPF)、芍药内酯苷(AF)、水杨醇、异水杨苷、水杨苷、没食子酸甲酯(MG)、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丹皮酚(PN)、熊果苷;其他已知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胡萝卜苷、芍药苷(PF)、苯甲酰芍药苷(BPF)、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酸(GA)、苯甲酸(BA)、d-儿茶素、蔗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对芍药样品中GA、MG、BH、AF、PF、GPF、BA、PG、BPF、PN等10个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5~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104.0%,RSD<3.3%。结果表明(川)赤芍(P.veitchii,具皮)的总成分含量高,其次是赤芍(P.lactiflora,具皮),总成分含量最低的为新疆赤芍(P.hybrida,具皮)。芍药苷类化合物是芍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又以芍药苷含量最高。(川)赤芍(P.veitchii,具皮)和新疆赤芍(P.hybrida,具皮)中还含有较多的没食子酸类化合物。BH是(川)赤芍(P.veitchii,具皮)特征性成分,可以作为其专属性指标,具有分类学和鉴别意义。白芍(P.lactiflora,去皮,水煮)和赤芍(P.lactiflora,具皮)来源于同一植物的同一入药部位,但产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材经去皮、水煮后得到的白芍,其总成分含量明显下降,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明显上升。去皮、水煮这种传统加工方法对赤、白芍功效的影响可能大于赤、白芍药材种间差异的影响。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以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对白芍和赤芍中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价芍药质量提供了一个定量指标。对芍药样品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芍药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可在同一薄层板上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可见光色谱及荧光猝灭色谱图像平行分析比较,扫描轮廓图谱结合薄层色谱图像观察信息更加丰富,操作简便,可辨认性强。同种样品显示高度的相似性,不同种样品在具有各自的共性特征的同时,个体之间有显著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获取反映药材整体特征的化学数据,将所获得的化学数据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建立统计学识别模型。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芍药样品分为3类:第Ⅰ类为白芍(P.lactiflora,去皮,水煮),第Ⅱ类为赤芍(P.lactiflora,具皮),第Ⅲ类为(川)赤芍(P.veitchii,具皮)和新疆赤芍(P.hybrida,具皮)。用逐步判别分析对样品的分类结果建立判别函数,通过判别函数对芍药样品进行区别、鉴定,判别分类与真实分类的判别符合率达10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计算,对芍药样品进行鉴定、分类和评价。在分析未知样品时,只需计算判别函数或计算未知样品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即可对未知样品进行鉴定、分类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13个未知芍药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和相似度计算法三种方法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相互认证。为鉴别白芍和赤芍提供了新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HPLC-PDA-MS~n)技术,研究5个芍药苷类和3个没食子酸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和特征紫外吸收,推测其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并对白芍和赤芍中这8个化合物进行鉴定和色谱峰的归属。根据样品的选择离子(SIM)色谱图,进一步证明BH是(川)赤芍(P.veitchii,具皮)的特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鉴别意义。对(川)赤芍(P.veitchii,具皮)和白芍(P.lactiflora,去皮,水煮)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初步药理活性比较研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观察提取物的抗炎作用;以提取物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考察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探讨白芍与赤芍的药理活性奠定基础。本研究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将中药学、分析化学、药理学、化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川赤芍的化学成分;初步建立了白芍和赤芍的质量评价方法,对评价中药材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讨了芍药苷类和没食子酸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及其在芍药中的分布,并初步比较了白芍和赤芍的药理活性,为白芍和赤芍的更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中药现代化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组成部分,新课改后,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量,拓宽自己的教学思维,与学生进行更
本论文对HOM-5型介孔氧化硅的制备、功能化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直接模板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模板剂,酸性条件下制备出了空间群为Ia(?)d,具有螺旋双连续三维孔道结构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国内外形势的需要,采取了让第一届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过渡办法。到了1952年,一届政协即将到期。这时候一个重要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是召开二届政协?还是
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在于学习主体的全民性、学习时间的终身性、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构建学习型社会,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自主学习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渠道,是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科书具有一般性、概要性、
<正> 自考古学伊始,秘鲁或美洲其他地区的考古学界就不使用"新石器时代"这个概念,因为美洲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坚信美洲的新石器时代与欧洲传统的新石器时代概念所指的内涵不同
现有的企业管理理论主要集中于研究企业的行为层面和能力层面,缺乏对企业需要层面的研究。沿着企业的行为→能力→需要这条研究路径层层深入,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企业的性质。本
本论文旨在减少、克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语言僵化现象,帮助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率。此文将着力解决以下问题: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僵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以此问题为主线,作
“零传动”又称直接驱动,在一般加工机床上用“电主轴”实现机床的主运动,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联”传动链长的问题,随着直线电机技术的逐渐成熟,直线运动也开始实现零传动。但
双极化微带天线不但继承了微带贴片天线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能与载体共形、便于与微波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等种种优点,而且它能利用同一副贴片发射两个互不干扰的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