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生命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作用和生物毒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铜/锌-生命配体配合物的研究是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的最活跃的课题之一,其药用性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合成新型铜/锌-生命配体配合物,与结构己知的同系列的配合物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其生物活性,即以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它与DNA作用,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该配合物对DNA的切割作用,首次以斑马鱼胚胎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生物毒性,旨在为高效低毒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一种新的锌(Ⅱ)-色氨酸-邻菲哕啉混配配合物[Zn(Trp)(phen)2] Cl·7H2O(1)(Trp代表色氨酸离子,phen代表邻菲哕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2)对锌(Ⅱ)-色氨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Zn(Trp)(phen)2] Cl·7H2O(1)及两种已知结构的锌-邻菲哕啉二元配合物[Zn(phen)2] Cl2·5H2O(2)和锌-邻菲哕啉-氯三元配合物[Zn(phen)Cl2](3)进行了比较研究。电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锌-生命配体配合物与DNA发生作用强弱顺序为配合物1>配合物2>配合物3,但它们与DNA作用模方式有所不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锌配合物1与pBR322 DNA作用10min时已经对pBR322 DNA产生显著作用,配合物2和配合物3与pBR322 DNA作用10min时无明显作用,从作用时间来看,配合物1的切割活性比另外两个更强。从浓度来看,当浓度为2.5μmol·L-1时,配合物2将约50%Ⅰ型DNA转变为Ⅱ型DNA,而在配合物3体系中,DNA主要以Ⅰ型存在;当浓度为10μmol·L-1时,配合物2将Ⅰ型DNA完全转变为Ⅱ型DNA,并且切割出Ⅲ型,配合物3也将Ⅰ型DNA完全转变为Ⅱ型,但没有切割出Ⅲ型,说明配合物2切割活性比配合物3强。综上,锌-生命配体配合物对pBR322 DNA切割活性顺序为:配合物1>配合物2>配合物3。   在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中,综合24hpf时的致死率和孵化期72hpf时的半致死浓度和孵化率三个指标数据比较结果可以得到:锌的三种配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作用顺序为:配合物2>配合物1>配合物3,说明相对于配合物2,配合物1因引入一个色氨酸离子配位,降低了配合物的生物毒性。(3)选取两种己知结构的铜(Ⅱ)-生命配体配合物即[Cu(SF)phen Cl]·4H2O(4)(SF代表司帕沙星)和[Cu(SF)2]·4H2O(5),以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它与DNA的作用,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该配合物对DNA的切割作用,并考察了它们对斑马鱼胚胎的生物毒性。两种铜-生命配体配合物与DNA发生作用强弱顺序为配合物4>配合物5,其与DNA作用模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铜配合物4与pBR322 DNA作用10min时已经对pBR322 DNA有显著作用,而配合物5与pBR322 DNA作用10min时无明显作用,从作用时间来看,配合物4的切割活性更强。铜的两种配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作用顺序为:配合物4>配合物5。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配合物5而言,配合物4中一个配体司帕沙星换成邻菲哕啉后,与DNA作用增强的同时,生物毒性也明显增强。
其他文献
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新型高效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前处理简单、低消耗和多组分同时测定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目前,该技术已被成功的应用于农业、
查尔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药用植物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是植物体内合成黄酮的前体,其基本骨架结构为1,3-二芳基丙烯酮。查尔酮类化合物分子具有较大的柔性,能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使
近年来,重金属离子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水平。在众多处理方法中,利用吸附剂吸附是最有效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本论文以天然材料丝瓜络为研究对象,
2008年,创立161年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集团宣布破产;2009年,美国《西雅图邮报》停刊;2011年,英国70%的地方报纸倒闭;2012年,德国著名报纸《法兰克福评论报》申请破产保护;2013年,《新闻周刊》全面停止发行纸质版。这一连串的全球报业倒闭浪潮,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  当前,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以往传统媒体独大的局面被打破,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进入了前所未有
柴油在高温燃烧时形成硫的氧化物,它以气体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柴油脱硫已是各国竞相研制的课题。在传统的脱硫工艺中,主要有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