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卡波西肉瘤组织中基质交感分子1(STIM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卡波西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阐述STIM1在卡波西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寻找卡波西肉瘤的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卡波西肉瘤组织、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的石蜡组织标本进行STIM1的mMR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观察三种组织中该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分析该基因表达水平与卡波西肉瘤斑片期、斑块期和结节期的相关性,比较与卡波西肉瘤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民族、皮损面积、HHV-8感染和HIV感染分组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17.0软件对STIM1的表达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4例卡波西肉瘤组织中,男性29例,女性5例;年龄27~79岁,平均(56.55±16.07)岁;维吾尔族30例,其他民族(哈萨克族和汉族)4例。病程0.5个月到240个月。经典型卡波西肉瘤24例,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10例,皮损面积≤5%22例,皮损面积>5%12例。斑片期5例,斑块期11例,结节期18例。2.STIM1 mRNA在卡波西肉瘤组织、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90±1.215),(1.546±1.106)和(1.321±0.964),三种组织两两比较,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卡波西肉瘤组织中STIM1的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民族、人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皮损面积及病理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STIM1蛋白在卡波西肉瘤、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41%,81.81%和13.33%;卡波西肉瘤组和血管瘤组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9,p>0.05),但两者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0);卡波西肉瘤组织中STIM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病理分期间存在差异,结节期高于斑片期(Z=-2.323,p=0.02)和斑块期(Z=0.068,p<0.05),但在不同性别、民族、人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皮损面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合并HHV-8双阳性和HIV合并HHV-8双阴性的患者中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444,p>0.05)。4.卡波西肉瘤组织中STIM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9,p=0.751);而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611,Z=0.000),进一步分析STIM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为负相关关系(r=-0.058)。结论:STIM1在卡波西肉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而蛋白呈明显的高表达,初步表明STIM1的转录后调节可能在卡波西肉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TIM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卡波西肉瘤组织和血管瘤组织中无明显差异,与卡波西肉瘤组织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结节期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而结节期的血管增生最为明显,表明STIM1可能促进卡波西肉瘤血管的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