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由CIN演变进展为宫颈癌需要5-10年,如何准确识别CIN中可能进展为宫颈癌的高危患者是恰当治疗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近年来关于CIN进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将探讨CD147、MCT1、MCT4在CIN及宫颈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同时探索三者作为判断CIN发展成宫颈癌高危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1-3、宫颈癌组织中CD147、 MCT1及MCT4的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宫颈组中CD147表达强度低于CIN组(χ2=9.458,P=0.002);CIN组CD147表达强度低于宫颈癌组(χ2=20.909,P=0.000);宫颈癌组CD14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χ2=27.668,P=0.000)。在不同程度CIN患者中,CIN1组CD147表达强度低于CIN2-3组(χ2=4.907,P=0.027)。在宫颈癌患者中,年龄小于等于35岁组CD147表达强度低于年龄大于35岁组(χ2=5.436, P=0.020)。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CD147表达强度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χ2=3.950,P=0.047)。高分化肿瘤组CD147表达强度低于中低分化肿瘤组(χ2=5.606,P=0.018)。CD147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2、正常宫颈组MCT1表达强度低于CIN组(x2=9.759,P=0.002);CIN组MCT1表达强度低于宫颈癌组(χ2=10.733,P=0.001);宫颈癌组MCT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χ2=22.255,P=0.000)。在不同程度CIN患者中,CIN1组MCT1表达强度低于CIN2-3组(χ2=5.211,P=0.022)。在宫颈癌患者中,年龄小于等于35岁组MCT1表达强度低于年龄大于35岁组(χ2=7.008,P=0.008)。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MCT1表达强度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χ2=6.566,P=0.010)。高分化肿瘤组MCT1表达强度低于中低分化肿瘤组(x2=6.791,P=0.009).MCT1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3、正常宫颈组MCT4表达强度低于CIN组(x2=4.800,P=0.028);CIN组MCT4表达强度低于宫颈癌组(χ2=21.179,P=0.000);宫颈癌组MCT4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χ2=23.566,P=0.000)。在不同程度CIN患者中,CIN1组MCT4表达强度低于CIN2-3组(χ2=5.228,P=0.022)。在宫颈癌患者中,年龄小于等于35岁组MCT4表达强度低于年龄大于35岁组(χ2=11.579,P=0.001)。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MCT4表达强度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7,P=0.236)。高分化肿瘤中MCT4表达强度低于中低分化肿瘤组(x2=10.225,P=0.001)。MCT4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而与肿瘤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4、CD147和MCT1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1,P=0.002); CD147和MCT4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8,P=0.001);MCT1和MCT4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6,P=0.001)。结论1.CD147、MCT1、MCT4之间相互协同,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CD147、MCT1、MCT4可作为判断CIN进展为宫颈癌的高危客观指标,对于有CD147、MCT1、MCT4高表达的高级别或低级别CIN患者均应予以积极治疗及随访。